2025年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建设调研问卷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建设及团体标准应用情况。通过对标,为金融行业评估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成熟度状况、主动优化及完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同时,发现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域的新趋势、新问题、新经验,为团体标准的不断优化完善提供行业数据,促进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基本信息
1. 1.您所在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您的联系方式:
姓名: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
邮箱:____________
3.您所在单位属于以下哪类机构?
监管部门
政策性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
农村商业银行
民营银行
保险机构
财务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
证券、期货、基金机构
卡组织
金融科技企业(外包服务提供商)
第三方机构(检测、认证、咨询机构)
其他机构
4.您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哪类工作?
业务连续性管理
操作风险管理
科技风险管理
科技管理
科技运维管理
科技开发管理
科技外包
外包
合规内控
全面风险管理
审计
其他
业务连续性治理
5.本单位由哪个部门负责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
风险管理部门
科技部门
办公室
合规内控部门
其他
6.本单位由哪个部门负责开展应急管理?
风险管理部门
科技部门
办公室
合规内控部门
其他
7.本单位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的驱动力:
以内部驱动力为主
以总公司(母公司)管理要求为主
以外部驱动力(比如监管要求)为主
内外部驱动力均有且基本平衡
8.本单位是否在高级管理层设置了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或类似职能的专业委员会)?
是
否
如设置了类似职能的专业委员会,则是
9.如果本单位已在高级管理层设置了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开展了哪些工作?
审议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审议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审议BIA报告并批准BIA报告
审议并批准业务连续性策略
审议并批准业务连续性计划及相关应急预案
审议并提供业务连续性管理所需要的资源
审议并决策业务连续性管理备用资源建设
审议业务连续性演练、实战相关情况
其他
10. 10.本单位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专业人员数量:
全职人员_________人
兼职人员_________人
11.本单位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是否设置了战略、规划:
设置了战略,要素包括:
设置了规划,要素包括:
均未设置
业务连续性管理
12.本单位是否开展了下列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
BIA(业务影响分析)
RA(风险评估)
恢复目标及恢复策略
制定了BCP
制定了专项预案
开展业务连续性演练
13.本单位如果制定了专项预案,按哪种模式制定预案:
按业务制定专项预案
按场景制定专项预案
按资源制定专项预案
按部门制定专项预案
其他
14.本单位如果开展了业务连续性演练(行标题),开展了以下哪些内容的演练(列标题)?
系统灾备演练
场地不可用导致的人员转移演练
软件勒索演练
由于系统中断导致的业务中断,业务部门开展的演练
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业务中断,业务部门开展的演练
由于外包导致的业务中断,业务部门开展的演练
其他
桌面演练
模拟演练
真实演练
15.所在机构进行演练时,是否按照既定方案(比如演练规划、演练设计、演练执行等)开展工作?
有
无
16.所在机构发生业务中断时,具体的上报方式包括以下哪种?
电话、微信直接反馈相关人员
通过OA系统按照固定上报渠道逐级上报
通过统一的线上平台借助呼叫树技术通知责任方,并逐级上报
其他
17.本单位的业务连续性综合演练进度控制的方式为以下哪种?
线上通过微信群、线下会议的方式进行沟通确认演练执行情况
有统一的线上平台支持演练执行进度的反馈
有统一的线上平台支持演练执行情况的全方位可视化展示,并配有相关app应用
其他
18.本单位是由内部机构还是外部机构负责开展BIA:
内部机构
外部机构
19.本单位最近一次BIA是什么时候做的?
一年内
三年内
五年内
其他
20.本单位开展BIA的频率是:
每年都开展
每2年开展一次
每3年开展一次
开展没有明确的间隔周期
其他
21.本单位最近一次机构层面BIA的覆盖范围是:
BIA覆盖了机构所有业务
BIA覆盖了机构全部重要业务
BIA覆盖了机构部分重要业务
其他,如:
22.本单位已开展了BIA,BIA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组织环境:如BIA的目的、背景、范围和限制,运营环境、监管合规责任和义务
业务流程分析:如关键业务流程、相关依赖、重要资源和关联的部门或系统
业务影响分析:包括意外中断的财务损失、声誉影响、合规风险、客户服务受损等
优先级排序:为每个业务功能分配一个优先级,确定业务恢复的优先级排序
关键资源识别:包括设备、系统、数据、人员、场地、内外部服务资源
风险识别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等,并评估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业务恢复需求分析:确定最低服务水平(MAL)、每个业务流程的恢复时间目标(RTO)、恢复点目标(RPO)等
业务连续性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缓释、备份和恢复方案、紧急响应措施、资源冗余
日常管理和行动计划:包括资源建设计划、预案编制和人员培训计划、测试和演练计划
其他,如
23.本单位是否有工具支撑开展BIA工作:
有,涉及的环节包括
没有
24.本单位是内部机构还是外部机构负责开展RA:
内部机构
外部机构
25.本单位开展RA的频率是:
每年都开展
每2年开展一次
每3年开展一次
RA开展与BIA保持同步
RA开展没有明确的间隔周期
其他
26.本单位最近一次机构层面RA的对象包括:
重要系统和网络资源(包括生产和灾备系统)
重要数据和凭证、单据
重要岗位和人员
重要外包服务和资源,以及外部合作方
基础办公场地
其他,如:
27. 27.本单位最近一次机构层面RA的风险诱因/风险场景数量为:______个
28.本单位是否已使用工具支撑开展RA:
是,涉及的环节包括
否
29.本单位是否对已制定的专项预案进行了测试?
是
否
30.本单位是否制定了应急流程:.
是
否
31. 31.本单位按已制定的专项预案执行,如果发生中断事件,最初阶段可以恢复的业务量占正常业务量比例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
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评估
32.本单位最近三年是否开展过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评估:
是,由内部机构开展自评估
是,聘请的外部第三方机构
否,有计划聘请外部第三方机构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专项评估
否,没有计划开展相关评估或审计
其他
33.本单位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评估方面的状况是:
对评估不了解
建立了评估的方法、流程和工具
定期开展自评估工作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估
将评估结果用来改进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
其他
34.本单位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的依据是: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团体标准
监管要求
内部管理制度
主要依据经验
暂无依据
其他
35.本单位对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评估的期望是:
识别本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薄弱方面
提供本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提升方向
知晓本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在行业内相对地位
知晓本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在历年中提升或下降的趋势
其他
团标《金融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模型与评估》应用
36.本单位是否计划应用该团标开展能力评估:
计划开展自评估
计划请第三方进行评估
无计划
37.本单位在标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包括:
标准评估项太多,使用烦琐
标准评估项理解困难,不知道如何评分
标准计算复杂
标准内容和本机构不匹配
其他
38.对标准修订的建议:
变更成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便于机构内部汇报及使用
期待成为监管采用标准,便于机构内部汇报及使用
其他
39.对标准应用的建议:
通过自评并进行自我声明,获得领导对工作的认可
通过自评并进行自我声明,获得监管对机构工作的认可
通过认证,获得领导对工作的认可
通过认证,获得监管对机构工作的认可
通过自评或认证,获知机构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
40.对标准应用期望获得的支持包括:
标准评估应用指南
标准应用评估培训
标准应用工具
标准编写工作组专家咨询、评估服务
其他
41.对标准应用后获知机构能力缺陷,期待的帮助包括:
通过培训,获得能力提升,自行开展改进工作
通过外部咨询,开展能力提升,对自身不足加以改进
通过监管机构,获得同业机构的支持,提升能力,对自身不足加以改进
直接沟通同业机构,获得同业机构的支持,提升能力,对自身不足加以改进
其他
42.如果标准需要修订,修订内容包括:
能力域
能力子域
能力项
指标类型
评分标准
能力构造定级规则
能力构造定级方法
其他
不需要修订
业务连续性管理工具与系统支持
43.贵单位目前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是否已使用专业软件或系统平台进行支持?
是,已使用专业软件或系统平台
否,目前主要依靠线下文档和人工管理
正在选型或试点中
其他
44.如贵单位有计划引入或更换业务连续性管理软件,最关注的功能包括哪些?
BIA(业务影响分析)在线评估与报告生成
RA(风险评估)流程自动化与可视化
应急预案电子化编制与管理
演练的计划制定、脚本制定与执行跟踪
业务连续性能力自评估
与现有灾备、监控、OA等系统集成
其他
45.贵单位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希望通过软件工具解决的最大痛点或挑战是什么?
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业务流程与替代流程编制管理繁琐
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没有固化或有待改进
文档版本多,管理困难
多部门人员协调通知流程复杂
管理状态不直观,缺乏数据支撑管理决策
难以满足监管对流程化和痕迹化的要求
其他
46.对于由行业协会牵头推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软件,贵单位更倾向于何种应用方式?
愿意作为试点单位先行试用
关注试点成果,待成熟后考虑采购
希望获得更详细的方案介绍和产品演示
暂无明确计划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