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肌少症——\n基于GRADE的中医推拿肌少-膝骨关节炎专家共识调查问卷\n[评估]

尊敬的专家、教授:

您好!

感谢您参加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肌少症(ZDYN-2024-A-075)的专家问卷工作。本课题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房敏教授负责,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金项目。诚望邀请您参与本课题的专家问卷调查,您的协助将对本课题起到莫大的帮助。

本轮为肌少症-膝骨关节炎(Sarc-OA)人群中医推拿诊疗技术示范研究相关问题咨询调查问卷。课题组经过门诊患者数据回顾,初步形成了本次咨询问卷,本次问卷主要内容包括Sarc-OA中医病名、辨识内容以及诊断评估要素以及疗效评价指标等,并设有开放性问题以便更全面收集您的意见。

本次问卷采用9Likert评分系统,其中1-3分代表不重要4-6分代表重要7-9分代表非常重要。课题组拟将平均分>7分的条目纳入本课题辨识方法中。请您仔细阅读问卷并认真选择答案。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帮助课题组完成此问卷!您的答卷将以重要内容留存,请您逐项独立完成填写本问卷,课题组承诺将对您的个人信息采取保密措施对您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

联系人:张帅攀 18939061729@163.com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姓名:
2. 您的性别:
3. 您的年龄:
4. 工作所在城市
5. 学历
6. 专业岗位(可多选)
7. 是否为研究生导师
8. 省部级及以上学术兼职
第一部分:中医辨识要素
9. 1.中医病名——肌少症(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痿证
痿躄
肉痿
筋痿
骨痿
虚劳
羸瘦
10. 中医病名——膝骨关节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着痹
骨痹
筋痹
膝痹
11. 肌少症——膝骨关节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痿痹
筋痿-骨痹
虚痹
膝痹
12.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中医证型或其他意见(没有则填无)
13. 中医证型——肌少症(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脾胃虚弱证
肝肾亏虚证
脾肾两虚证
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气滞血瘀证
14. 中医证型——肌少症-膝骨关节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脾肾两虚证
气虚血瘀证
阳虚寒凝证
15.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中医辨识条目、方法或其他意见(没有则填无)

第二部分:诊断标准要素
16. 诊断起始年龄设定(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同意该年龄作为诊断标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 50岁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50岁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55岁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60岁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65岁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70岁
将诊断起始年龄设定为 >70岁
17.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诊断工具或其他意见

18. 肌少症诊断工具适用性(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小腿围
SARC-F问卷
SARC-CalF问卷
握力
5次坐起测试
DXA/BIA
6米步行速度
19.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诊断工具或其他意见
20. 肌少症—膝骨关节炎共病诊断标准的合理性(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年龄≥50岁、晨僵≤30 min、骨摩擦音、X线特定表现,满足疼痛+任意2项)对于共病诊断是否合理
21. 您认为的修改意见
22. 肌少症—膝骨关节炎共病诊断标准的合理性(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肌少-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需同时满足膝骨关节炎诊断、骨骼肌质量减少、肌力下降、肌肉功能下降),您认为此框架
23. 您认为的修改意见
第三部分:疾病分型及分期共识
24. 临床分型的可行性(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肌肉主导型(肌肉质量和功能下降为突出表现,膝关节结构病变相对较轻)
关节主导型(严重的KOA影像学表现和疼痛,肌少症程度相对较轻)
炎症活跃型(血清或关节液炎症指标如IL-6, TNF-α, hs-CR显著升高)
代谢紊乱型(合并糖尿病、肥胖、维生素D缺乏等显著代谢问题)
衰弱型(合并全身性衰弱,体能极差,共病多)
25. 您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26.

您认为以下两种“肌少-膝骨关节炎”分期框架的临床实用价值?(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四级分期法:0期 (风险期): 仅有膝骨关节炎或仅有肌少症,另一方处于亚临床或高危状态。I期 (早期): 同时满足膝骨关节炎和肌少症诊断标准,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轻微。II期 (中期): 共病明确,出现中度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生活质量开始下降。III期 (晚期/严重期): 同时满足严重膝骨关节炎和严重肌少症,功能严重受损,依赖性强,合并衰弱。
综合评分分期法:通过一个综合评分系统(如,结合疼痛、功能、肌量、肌力、影像学等各项得分),根据总分范围划分为不同期别(如轻度、中度、重度)
27. 您的改进意见及建议
第四部分:综合评估工具共识
28.

1、躯体功能与表现(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6米步行速度
简易躯体功能测试(SPPB)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
握力
30秒坐站测试(30s-CST)
5次坐站测试(5xSTS)
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伸、屈肌)
29.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评估工具或其他意见
30.

患者报告结局(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局评分(KOOS)
视觉模拟评分(VAS)
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
肌少症生活质量量表(SarQoL)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
牛津膝关节评分(OKS)
跌倒效能评估(国际跌倒效能量表,FES-I)
老年抑郁量表(GDS-15)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ESES)
晚年功能和失能工具(LLFDI)
31.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评估工具或其他意见
32.

身体成分与影像(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
肌肉超声
膝关节MRI
膝关节X线(K-L)分级
股四头肌围度测量
小腿围
体脂率
内脏脂肪面积
膝关节活动度(ROM)测量
膝关节周围肌群徒手肌力检查(MMT)- 股四头肌
33.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评估工具或其他意见

34.

生化与炎症指标(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C反应蛋白(CRP)
红细胞沉降率(ESR)
白细胞介素-6(IL-6)
25-羟基维生素D
肌酸激酶(CK)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清睾酮(尤其对于男性患者)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尿酸
血清肌酐 / 肾小球滤过率(eGFR)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
35.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评估工具或其他意见

36.

全身性与风险评估(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临床衰弱量表(CFS)
简易营养评估精法(MNA-SF)
查尔森共病指数
Fried衰弱表型
膳食摄入记录(重点关注蛋白质摄入量)
跌倒效能评估(国际跌倒效能量表,FES-I)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
肺功能检(FEV1/FVC)
BORG呼吸困难指数
37.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评估工具或其他意见

38.

心肺功能评估(1-9分,分数越高,代表越重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6分钟步行测试(6MWT)
2分钟踏步测试(次数)
心肺运动试验(CPET)
静息心率与血压
静息心电图(ECG)
超声心动图
肺活量测定
Borg自觉劳累评分(在6MWT或运动后评估)
39.

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补充的评估工具或其他意见

40. 您的判断依据
理论分析
实践经验
同行了解
直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