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道法学科素养提升练习(第13周)

班级:
您的姓名:
国籍号
1.下列哪个景点是世界上最古老且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
2.下列哪条河流被称为“黄金水道”,且是中国第一大河?()
3.城市实施“禁燃禁放烟花爆竹”政策,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4.音乐老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后提问:“这首歌在 1935 年诞生时,是谁为它写的歌词,又是谁谱的曲?”()
5.中国航天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不断刷新追梦筑梦的高度,这说明()。
6.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也是改革开放的窗口?()
7.学校组织参观少先队历史展览,同学们了解到少先队最初的名字不叫“中国少年先锋队”。在革命战争时期,它曾经使用过以下哪个名字?()
8.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9.在“一国两制”构想和方针的指导下,澳门在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
10.下列哪一典故最能体现“孝敬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11.有些字会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来编制,“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打一字)”()
12.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因邻里盖房各留出三指通道而得名,这让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可以互相()
13.下列故事中,体现“知错就改”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14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讲述人类起源的是()
15.你陪爷爷看历史纪录片,片中介绍“天下第一关”,它是()
16.古代人们远航时,为了更好地辨别方向,需要借助()
17.剪纸艺术中,人们常常剪一个倒着的“福”字,贴在门上,这是为什么?()
18.10月中旬的一天,班级开展少先队纪念活动,老师说:“今天是我们少先队的建队日,是所有少先队员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是()
19.汉朝地动仪,其制作者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
20.下列哪位是有着“青蒿素之母”的中国科学家?()

21.春节期间,从化街坊会举办“写春联、贴福字”的社区活动,还会通过微信视频给在外工作的家人拜年。这种“传统习俗 + 现代科技”的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什么特点?( )


22.重阳节时,某社区会组织“给独居老人送爱心餐、陪老人聊天”的活动,不少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参与。这种活动既延续了“敬老爱老”的传统,又符合新时代“社会和谐”的要求,它主要体现了( )


23.“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即学到的传统美德要落实到行动上。下列学生的行为中,既体现 “孝亲敬长” 传统,又符合“知行合一”要求的是( )


24.列学生参与“家风传承”的行为中,体现这一意识的是( )


25.学生小李在作文中写道:“奶奶说,咱们家的家风是‘诚实’,去年家乡荔枝滞销,爷爷坚持不把坏荔枝混进好荔枝里卖,虽然少赚了钱,但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今年很多客户特意来买爷爷的荔枝。”小李的作文体现了优秀家风对家乡经济发展的( )
26.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被称为 “四书” 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 )
27.小明想去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旅游,他应该去哪个岛屿?( )
28.有一位校长,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山区女孩圆大学梦,她是( )
29.在“革命英雄故事会”上,老师给出了四位领袖的称号,请你选出称号与人物匹配正确的那一位。( )

30.下图展示了家乡传统剪纸工艺的制作过程,我们传承这类技艺的主要意义是( )

31.下图是某个家庭在“中秋团圆夜”的场景: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还通过视频连线和在外地读大学的姐姐一起“云赏月”,分享家乡今年荔枝丰收的喜悦。这一场景体现了新时代家庭观念的什么变化?( )

32.每逢“清明节,华华一家人一起去祭祖,之后一起参与村里的“植树缅怀”活动,在祖先墓旁种下小树苗,寓意 “传承先辈精神,守护家乡绿色”。这一活动体现了( )
33.中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下列哪种工艺以 “泥人张” 为代表,通过手工塑造展现生动形象的人物或场景( )
34.小丽在博物馆看到一件漂亮的青花瓷,讲解员说:“这是中国古代的发明。”青花瓷让我们感到自豪,是因为它( )
35.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为宗旨。

3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是( )

37.毒品犹如( ),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38.小辉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发明社团,在制作小发明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应该( )。

39.以下哪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内容?( )

40.以下属于新型毒品伪装的是(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