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重症患者体温变化轨迹研究资料收集表

本资料收集表用于记录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患者体温变化及相关生理、实验室和治疗信息,内容包括患者基础信息、ICU前后检查结果、CRRT处方与治疗过程、检测指标、并发症记录以及RASS、APACHE II、SOFA等评分,用于系统分析体温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本表由ICU床旁责任护士填写。ICU前数据为患者入科前末次检查结果,ICU数据为患者入科后首次检查结果。所有时间均以CRRT开始时间为0小时进行记录。各项监测指标和治疗参数请严格按照表中单位填写,未测项目标注“NA”。若CRRT过程中出现非计划停机,应如实记录停机时间及原因。所有数据需真实、完整、书写清晰,并由指定研究人员定期核对和复查。
1. 患者住院号
2. 填写时间
第一部分:患者基础信息
3. 性别
4. 年龄
5. 身高
6. 体重
7. 入科体温
8. 患者来源
9. 患者诊断
10. 患者合并症
11. 通气方式
12. 体温测量方式
13. 入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
第二部分:ICU前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
14. 白细胞计数(WBC)
15.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
16.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17. 单核细胞计数(MONO)
18.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
19. 淋巴细胞计数(LYM)
2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21. 血红蛋白(HB)
22. 血小板计数(PLT)
23. 降钙素(PCT)
24. C反应蛋白(CRP)
25. 肌酐(Cr)
26. 总胆红素(TBil)
27. 血尿素氮(BUN)
28. ALT
29. AST
30. 乳酸
31. 血无机磷
32. 血培养
二、心功能检查
33. 肌钙蛋白I(cTnl)
34. 肌钙蛋白T(cTnT)
35.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36. B型脑钠肽(BNP)
37. 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
三、凝血状况
38.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39.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40. 凝血酶时间(TT)
41. 纤维蛋白原(FIB)
42. 纤溶酶原(PLG)
4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44. D-二聚体(D-Dimer)
四、甲状腺功能
45. 促甲状腺激素(TSH)
46.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47. 游离甲状腺素(FT4)
48.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49. 总甲状腺素(TT4)
50.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第三部分:ICU检查
一、血液学检查
51. 白细胞计数(WBC)
52.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
53.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54. 单核细胞计数(MONO)
55.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
56. 淋巴细胞计数(LYM)
57.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58. 血红蛋白(HB)
59. 血小板计数(PLT)
60. 降钙素(PCT)
61. C反应蛋白(CRP)
62. 肌酐(Cr)
63. 总胆红素(TBil)
64. 血尿素氮(BUN)
65. ALT
66. AST
67. 乳酸
68. 血无机磷
69. 血培养
二、心功能检查
70. 肌钙蛋白I(cTnl)
71. 肌钙蛋白T(cTnT)
72.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73. B型脑钠肽(BNP)
74. 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
三、凝血状况
75.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76.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77. 凝血酶时间(TT)
78. 纤维蛋白原(FIB)
79. 纤溶酶原(PLG)
80.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81. D-二聚体(D-Dimer)
四、甲状腺功能
82. 促甲状腺激素(TSH)
8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84. 游离甲状腺素(FT4)
85.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86. 总甲状腺素(TT4)
87.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第四部分:CRRT处方
88. 血滤鞘管位置
89. 血滤鞘管位置其他情况
90. CRRT模式
91. CRRT过程中加温方式
92. 抗凝方式
93. 抗凝方式其他情况
94. CRRT持续时间
95. CRRT起止时间起:___ 止:___
96. 患者出现发抖/寒战
97. 是否发生非计划停机
98. 滤器及管路是否发生凝血
99. 滤器及管路凝血部位
100. 滤器及管路凝血部位其他情况
101. 滤器及管路凝血状况
102. 凝血发生时间(距CRRT开始时间)
103. 患者血栓情况
104. 血栓位置
105. 血栓位置其他情况
106. 血栓定位
107. 血栓长度
108. 血栓阻塞性质
109. 血栓形态
110. 回声特征
111. 是否出现血滤侧肢体功能障碍
112. 患者血滤侧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
113. 患者血滤侧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其他情况
114. 功能障碍部位
115. 功能障碍部位其他情况
116. 血栓侧与导管置入侧是否一致
117. ICU期间是否拔除血滤鞘管
118. 拔管后导管相关血栓位置
119. 拔管后导管相关血栓位置其他情况
120. 尖端培养结果
121. 尖端培养结果菌种
122. CRRT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谵妄
123. 谵妄出现时间(距CRRT开始时间)
124. 谵妄缓解时间(距CRRT开始时间)
125. 谵妄类型
第五部分:患者结局
126. ICU内死亡
127. ICU内死亡时间
128. 院内死亡
129. 院内死亡时间
130. 机械通气天数
131. 本次CRRT总持续时间
132. ICU停留时间
133. 医院停留时间
134. 住院总花费
第六部分:CRRT检测
一、持续监测指标
135.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膀胱温度(单位:
136.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置管/非置管下肢温度(单位:℃
137.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单位:mmHg

138.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中心静脉压(单位cmH2O
139.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心率(单位:/
140.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SPO2(单位:%
141.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机温(单位:℃)
142.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血流速(单位:ml/h
143. 记录以下 不同时间点透析液流速(单位:ml/h
144.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枸橼酸+Ca2+/肝素(单位:ml/h)
145.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液体平衡(单位:ml/h

146.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尿量(单位:ml/h)
147.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血管活性药当量(单位:μg/kg/min
148.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镇静药/肌松药当量(单位:μg/kg/min)
149.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离子钙(iCa)(单位:mmmol/L
150.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总钙(tCa)单位:mmmol/L
151.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tCa/iCa比值(单位:%
152.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PH
153.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BE(单位:mmol/L
154.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HCO₃⁻(单位:mmol/L
155.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血糖(单位:mmol/L
156.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K+(单位:mmol/L
157.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PO2(单位:mmol/L
158.

记录以下不同时间点PCO2(单位:mmol/L

第七部分:RASS评分
159. RASS评分
  • -5分(昏迷:对声音及身体刺激都无反应)
  • -4分(重度镇静:重度镇静)
  • -3分(中度镇静:对声音有反应)
  • -2分(轻度镇静:无法维持清醒超过10秒)
  • -1分(昏昏入睡:没有完全清醒,但可保持清醒超过10秒)
  • 0分(清醒平静:自然清醒状态)
  • 1分(不安焦虑:焦虑紧张但身体只有轻微的移动)
  • 2分(躁动焦虑:身体剧烈移动,无法配合呼吸机)
  • 3分(非常躁动:试着拔出呼吸管、胃管或静脉点滴)
  • 4分(有攻击性:有暴力行为)
RASS评分
第八部分:APACHE II评分
A、急性生理学评分
160. 肛温(℃)
  • ≥41或≤29.9(4分)
  • 39-40.9或30-31.9(3分)
  • 32-33.9(2分)
  • 38.5-38.9或34-35.9(1分)
  • 36-38.4(0分)
肛温(℃)
161. 平均动脉压(mmHg)
  • ≥160或≤49(4分)
  • 130-159(3分)
  • 110-129或50-69(2分)
  • —(1分)
  • 70-109(0分)
平均动脉压(mmHg)
162. 心率(次/分)
  • ≥180或≤39(4分)
  • 140-179或40-54(3分)
  • 110-139或50-69(2分)
  • —(1分)
  • 70-109(0分)
心率(次/分)
163. 呼吸频率(机械或非机械通气)
  • ≥50或≤5(4分)
  • 35-49(3分)
  • 6-9(2分)
  • 25-34或10-11(1分)
  • 12-24(0分)
呼吸频率(机械或非机械通气)
164. 5.a) FiO2 ≥ 0.5:采用A-aDO2(mmHg)
  • ≥500(4分)
  • 350-499(3分)
  • 200-349(2分)
  • —(1分)
  • <200(0分)
5.a) FiO2 ≥ 0.5:采用A-aDO2(mmHg)
165. 5.b) FiO2<0.5:采用PAO2(mmHg)
  • <55(4分)
  • 55-60(3分)
  • —(2分)
  • 61-70(1分)
  • >70(0分)
5.b) FiO2<0.5:采用PAO2(mmHg)
166. 动脉血PH
  • ≥7.7或<7.15(4分)
  • 7.6-7.69或7.15-7.24(3分)
  • 7.25-7.32(2分)
  • 7.5-7.59(1分)
  • 7.33-7.49(0分)
动脉血PH
167. 静脉血HCO3(mmol/L) (无动脉血气时用)
  • 22-31.9(0分)
  • 32-40.9(1分)
  • 18-21.9(2分)
  • 15-17.9或41-51.9(3分)
  • <15或≥52(4分)
静脉血HCO3(mmol/L) (无动脉血气时用)
168. 血清钠(mmol/L)
  • ≥180或≤110(4分)
  • 160-179或111-119(3分)
  • 155-159或120-129(2分)
  • 150-154(1分)
  • 130-149(0分)
血清钠(mmol/L)
169. 血清钾(mmol/L)
  • ≥7或<2.5(4分)
  • 6-6.9(3分)
  • 2.5-2.9(2分)
  • 5.5-5.9或3-3.4(1分)
  • 3.5-5.4(0分)
血清钾(mmol/L)
170. 血清肌酐(mmol/L)
  • ≥3.5(4分)
  • 2-3.4(3分)
  • 1.5-1.9或<0.6(2分)
  • —(1分)
  • 0.6-1.4(0分)
血清肌酐(mmol/L)
171. 血细胞比容(%)
  • ≥60或≤20(4分)
  • —(3分)
  • 50-59.9或20-29.9(2分)
  • 46-49.9(1分)
  • 30-45.9(0分)
血细胞比容(%)
172. WBC(×10^9/L)
  • ≥40或<1(4分)
  • —(3分)
  • 20-39.9或1-2.9(2分)
  • 15-19.9(1分)
  • 3-14.9(0分)
WBC(×10^9/L)
A、急性生理学评分(GCS评分)
173. 睁眼反应
  • 自动睁眼(4分)
  • 呼唤睁眼(3分)
  • 刺痛睁眼(2分)
  • 不能睁眼(1分)
睁眼反应
174. 语言反应
  • 回答切题(5分)
  • 回答不切题(4分)
  • 答非所问(3分)
  • 只能发音(2分)
  • 不能言语(1分)
语言反应
175. 运动反应
  • 按吩咐动作(6分)
  • 刺痛定位(5分)
  • 刺痛躲避(4分)
  • 刺痛屈曲(3分)
  • 刺痛伸展(2分)
  • 不能活动(1分)
运动反应
176. GCS总分
177. 15-GCS总分
B、年龄评分
178. 年龄评分
  • ≤44岁(0分)
  • 45-54岁(2分)
  • 55-64岁(3分)
  • 65-74岁(5分)
  • ≥75岁(6分)
年龄评分
C、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有严重系统功能不全或免疫损害)
179.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 非手术或择期手术后(2分)
  • 不能手术或急诊手术后(5分)
  • 无上述情况(0分)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第九部分:SOFA评分总评分
180.

PaO2/FiO2(mmHg)

181.

血小板(×109/L)

182.

胆红素(umol/L)

183.

心血管疾病(药物剂量为≥1h)

184.

GCS评分

185.

肌酐(umol/L)

186. 尿量(ml/24h)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