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需求,以期为优化培养模式提供参考。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所在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
2. 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3. 您的高考选考科目是否包含生物?
A. 是
B. 否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与理论教学(请评价您对以下说法的同意程度)
4.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对我的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A. 非常同意
B. 同意
C. 一般
D. 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5. 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能紧跟当前中学新课标改革的趋势。
A. 非常同意
B. 同意
C. 一般
D. 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6. 课程中关于“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与指导”的内容非常充分。
A. 非常同意
B. 同意
C. 一般
D. 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7. 现有课程能有效培养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智慧课堂、虚拟实验)的能力。
A. 非常同意
B. 同意
C. 一般
D. 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8. 我认为当前的课程在培养“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A. 非常同意
B. 同意
C. 一般
D. 不同意
E. 非常不同意
9. 您认为当前课程对哪项教学技能的培养最为薄弱?
A. 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活动设计)
B. 课件制作与多媒体运用
C. 生物实验教学的组织与指导能力
D. 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
E. 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力
第三部分:微格教学与技能训练
10. 您参与微格教学(或模拟授课)训练的频率如何?
A. 频率很高,每学期多次
B. 频率较高,每学期至少一次
C. 频率一般,偶尔有组织
D. 频率很低,几乎没参加过
11. 在微格教学训练中,您获得的反馈和指导通常是?
A. 非常具体、有针对性,对我帮助很大
B. 比较具体,有一定帮助
C. 较为笼统,指导意义有限
D. 很少获得有效指导
12. 微格教学训练对您提升哪方面技能帮助最大?
A. 教学语言与教态
B. 教学环节设计与时间掌控
C. 板书与课件设计
D. 师生互动技巧
E. 没有明显帮助
13. 您认为当前微格教学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训练时间太短,机会不足
B. 指导老师点评不够深入
C. 同学之间评价流于形式
D. 与真实课堂环境差距大
E. 没有问题,效果很好
第四部分:教育见习与实习
14. 您已参加的教育实践形式有?(可多选)
A. 微格教学
B. 教育见习(听课、观摩)
C. 教育实习(顶岗上课)
D. 教学技能竞赛
E. 教育研习(实习后的反思总结)
15. 您认为哪种实践形式对您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最大?
A. 微格教学
B. 教育见习
C. 教育实习
D. 教学技能竞赛
E. 教育研习
16. 您教育实习的总时长大约是?
A. 8周(约一个学期)及以上
B. 4-8周
C. 4周以下
D. 尚未参加实习
17. 在实习过程中,您的校外指导老师给予的指导情况是?
A. 经常听课、评课,给予细致指导
B. 偶尔听课、评课,有一定指导
C. 给予基本指导,但深度不足
D. 很少给予指导,基本放任
18. 在实习过程中,您的校内指导老师(大学导师)的关心和指导情况是?
A. 非常关心,经常沟通并给予指导
B. 比较关心,定期会询问情况
C. 关心一般,有事联系才给予指导
D. 很少关心,基本靠我们自己
19. 您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
B. 管理课堂纪律,应对突发情况
C. 独立进行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
D. 适应实习学校的环境与节奏
E. 实习时间短,未能得到充分锻炼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与支持体系
20. 学校提供的微格教学教室、实验设备等硬件资源能否满足您的训练需求?
A. 完全能满足
B. 基本能满足
C. 一般
D. 不太能满足
E. 完全不能满足
21. 学校是否建有便于使用的优质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库?
A. 是,资源丰富且易于获取
B. 是,但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或难以获取
C. 不清楚有这类资源库
D. 没有这类资源库
22. 您是否参加过校级及以上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A. 是,并获奖
B. 是,但未获奖
C. 未参加,但观摩过
D. 未参加,也不了解
23. 您认为教学技能竞赛对师范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如何?
A. 作用非常大,以赛促学效果显著
B. 作用较大,能锻炼人
C. 作用一般,仅为少数人提供机会
D. 作用不大,流于形式
24. 您从学校获得的关于教师资格认证、教师招聘等职业发展信息的清晰度如何?
A. 非常清晰
B. 比较清晰
C. 一般
D. 比较模糊
E. 非常模糊
25. 生物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扎实程度。
A. 非常扎实
B. 比较扎实
C. 一般
D. 比较薄弱
E. 非常薄弱
26. 根据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教案编写)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27. 制作高质量多媒体课件(PPT、动画等)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28. 生物实验操作与课堂演示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29. 课堂语言表达与讲解的清晰度、条理性。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0.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美观度。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1. 师生互动与课堂氛围营造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2. 课堂管理与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实验、在线平台)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4. 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与反馈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5. 教学反思与自我改进的能力。
A. 非常熟练
B. 比较熟练
C. 一般
D. 比较生疏
E. 非常生疏
36. 总体来看,您认为当前生物师范专业的培养模式对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如何?
A. 非常重视
B. 比较重视
C. 一般
D. 不够重视
E. 非常不重视
37. 您认为“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衔接关系是?
A. 衔接紧密,理论能有效指导实践
B. 有一定衔接,但存在脱节
C. 衔接一般,理论和实践关联不大
D. 严重脱节,各说各话
38. 您认为“大学教师教育者”与“中学一线教师”在培养过程中的配合如何?
A. 配合密切,形成合力
B. 有配合,但沟通不足
C. 配合很少,基本各自为政
D. 不清楚
39. 您最希望学校在以下哪个方面加强对师范生的培养?
A. 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与机会
B. 改革理论课程,使其更贴近中学实际
C. 加强微格教学训练与个性化指导
D. 举办更多教学技能竞赛与活动
E. 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与平台
40. 您认为在成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哪类指导者对自己的帮助最大?
A. 大学专业课教师
B. 大学教学法/教育学教师
C. 实习学校的中学指导教师
D. 优秀的师兄师姐/同学
E. 其他
41. 您认为在成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是?
A.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B. 出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C. 良好的课堂管理与沟通能力
D. 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
E. 持续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
42. 您对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辅助教学(如备课、出题、个性化学习)的态度是?
A. 非常积极,已主动学习并使用
B. 比较积极,愿意尝试
C. 一般,持观望态度
D. 比较抵触,担心依赖或替代
E. 完全不了解
43. 您对未来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的意愿是?
A. 非常强烈
B. 比较强烈
C. 一般,可能会考虑
D. 不太愿意
E. 完全不愿意
44. 您认为当前培养模式最需要改进的环节是?
A. 理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B. 微格教学等技能训练环节
C. 教育见习与实习环节
D. 教学资源与平台支持
E. 导师指导与评价反馈体系
45. 总体而言,您对所在学校的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满意吗?
A. 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非常不满意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