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节”语课程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项目式学习调查问卷(教师版)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精准把握项目式学习开展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影响,优化课程融合实践,现结合教学核心维度设计此问卷。请您结合实际教学体验填写,您的反馈将为课题研究提供重要支撑,感谢您的悉心分享!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教龄:
3年及以下
4-10年
11-20年
20年以上
2. 您执教中年级(3-4年级)语文的年限:
1年及以下
2-5年
6-10年
10年以上
3.开展传统节日主题语文项目式学习前,你组织专题传统节日活动学习的频率:
每个传统节日都组织
每学期组织2-3次
每学期组织1次
仅尝试过1-2次
从未组织
4.开展传统节日主题语文项目式学习前,你组织专题传统节日活动学习的频率:
每个传统节日都组织
每学期组织2-3次
每学期组织1次
仅尝试过1-2次
从未组织
5. 开展项目式学习前,您的主要教学模式倾向于:
以讲授式为主
讲授+少量小组活动
注重互动探究
其他(请填写)
6.开展项目式学习后,您的主要教学模式倾向于:
以讲授式为主
讲授+少量小组活动
注重互动探究
其他(请填写)
二、教学方式与内容影响
7. 开展项目式学习后,您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可多选)?
从讲授式转为引导式(侧重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更注重小组合作教学的组织与指导
增加了跨学科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更倾向于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任务)
教学节奏更灵活(根据学生探究进度调整)
无明显变化
☑
其他(请填写)
8. 在教学内容整合方面,项目式学习带来的影响是(可多选)?
更注重语文知识与节日文化的深度融合
主动拓展跨学科教学内容(如语文+美术/音乐/数学)
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践
更注重知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如整合字词、表达、阅读要素)
教学内容选择更依赖现成资源,整合难度大
无明显变化
其他(请填写)
9.项目式学习中,您在教学组织环节的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可多选)?
任务拆解与目标细化能力
小组合作指导与管理能力
跨学科教师协同沟通能力
课堂突发问题应对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引导能力
无明显提升
其他(请填写)
10. 开展项目式学习后,您在备课环节的变化是(可多选)?
备课重心从“备知识”转向“备任务/备活动”
备课时间增加(需设计方案、整合资源)
更注重家校协同内容的预设(如家长配合事项)
备课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备课模式无明显变化
其他(请填写)
三、教学策略与能力发展
11. 项目式学习促使您在语文要素教学中,更倾向于采用哪种策略(可多选)?
情境化渗透(如在节日实践中落实字词、表达)
任务驱动式强化(如通过成果创作巩固知识)
分层落实(为不同水平学生设计不同要素目标)
跨学科融合强化(如在手工活动中训练表达逻辑)
仍沿用传统教学策略
其他(请填写)
12. 开展项目式学习后,您在以下哪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上有提升(可多选)?
教材内容与节日资源的整合能力
跨学科素材(诗词、手工、音乐等)的筛选与运用能力
分层任务素材的设计与整合能力
家校协同资源(告知书、指南等)的制作能力
无明显提升
其他(请填写)
13. 您认为项目式学习对您教学评价方式的最大影响是(可多选)?□ 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关注参与度、探究过程)
评价维度更全面(涵盖语文要素、合作、创意等)
更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组织
评价工具更丰富(如量表、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无明显变化
其他(请填写)
14. 项目式学习让您的改变是(可多选)?
从单一学科教学转向主动寻求跨学科协同
更能精准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自然融合点
跨学科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更熟练
仍难以开展有效的跨学科教学
无明显变化
其他(请填写)
四、影响评价与优化建议
15. 您认为项目式学习对您教学工作的积极影响有(可多选)?
提升了教学创新意识与能力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学生参与度
加深了对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理解
改善了家校沟通效果
无明显积极影响
其他(请填写)
16. 开展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您面临的与教学相关的主要挑战是(可多选)?
教学时间分配难以平衡(挤压常规教学)
跨学科协同教学支持不足
过程性评价工作量大,耗时费力
教学资源整合难度高
自身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
其他(请填写)
17. 您认为项目式学习在哪些方面还需优化,才能更利于教师教学开展(可多选)?
简化教学方案设计流程
提供更丰富的现成教学资源
明确教学时间分配建议
完善评价标准与工具
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机制
其他(请填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