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后测

1. 请回想本次在本次实验任务中,你的学习过程。请根据实际情况在 1–7 之间选择最符合你的频度或感受(1=从不,7=总是)
  • 从不
  • 极少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很经常
  • 总是
1. 在本次实验任务中,我会认真规划自己的任务。
2. 如果有问题,我会及时与实验主试交流。
3. 我会关注本次学习任务的进展,以及自己在任务中的表现。
4. 我会整合本次任务中的不同知识点,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5. 我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务进度,避免出现进度脱节。
6. 我会将任务中提供的资料或内容作为参考,来重新检查我的理解情况。
7. 当遇到学习困难时,我会主动向实验老师寻求帮助或信息。
8. 我会利用以往学习经验来思考新的解决方案或想法。
9. 我会留意自己对本次任务经历的情绪和想法,并进行反思。
10. 我会识别出自己尚未掌握或需要改进的领域。
11. 我会对自己在本次任务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
12. 我会尝试将从本次任务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情境或下次任务中。
2. 我认为自己在本次任务中的反思能力或技能是:
3. 我认为本次活动所提供的引导、支持、参与和练习对我来说:
4. 请根据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对每个词汇给予评分(例如1表示“非常少”或“从不”,5表示“非常多”或“总是”),以便评估其正性和负性情绪水平。
  • 1
  • 2
  • 3
  • 4
  • 5
感兴趣的 (Interested)
兴奋的 (Excited)
充满热情的 (Enthusiastic)
自豪的 (Proud)
精神充沛的 (Strong)
专注的 (Alert)
受鼓舞的 (Inspired)
坚定的 (Determined)
细心的 (Attentive)
活跃的 (Active)
消极情绪词(Negative Affect)
难过的 (Distressed)
不安的 (Upset)
有罪恶感的 (Guilty)
害怕的 (Scared)
敌意的 (Hostile)
易怒的 (Irritable)
羞愧的 (Ashamed)
紧张的 (Nervous)
焦虑的 (Jittery)
害怕的 (Afraid)
5. 在进行前测(做第一道题目)时,您主要采用了哪些思考策略?(可多选)
6. 完成第一道题目后,您是否调整了第二道题目的思考方式?
7. 在完成后测(第二道题目)时,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做了哪些具体改变?(可多选)
8. 您认为哪些策略调整对您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可多选)
9. 请评价这些策略调整对您整体解决问题的帮助程度
10. 如果您可以再次处理此任务,您会采取哪些不同的策略或做出哪些改进?(可多选)
11. 总体来说,高分答案通常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反思策略?(可多选)
12. 请回想本次在本次实验任务中你的体验。请根据实际情况在 1–7 之间选择最符合你的频度或感受(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
  • 从不
  • 极少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很经常
  • 总是
1. 在反思过程中,我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最模糊或不确定。
2. 我能感受到自己在不同环节中的理解程度是深还是浅。
3. 我能判断自己提出的初步方案整体质量大概在什么水平。
4. 在分析材料时,我能觉察到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核心信息。
5. 我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困惑或矛盾点。
6. 在整个任务过程中,我能意识到自己是否在逐渐建立清晰的理解。
7. 在反思过程中,我主动比较了不同策略的优劣,并做出选择。
8. 我会根据理解情况,调整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或方法。
9. 我尝试将零散的线索、策略或想法整合成一个更清晰的整体框架。
10. 我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考步骤,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11.在做出判断前,我会权衡不同方案的风险和可行性。
12. 我能把对“兴旺区”案例的经验,转化为适用于其他问题的一般原则。
13. 请您回顾一下刚才与搭档共同进行协同反思的过程,根据您的真实感受回答以下问题。您的答案将严格保密,您的搭档不会看到。” 请根据实际情况在 1–7 之间选择最符合你的频度或感受(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
  • 从不
  • 极少
  • 偶尔
  • 有时
  • 经常
  • 很经常
  • 总是
1. 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是严格按照“独立思考-轮流发言-整合讨论”的步骤进行的吗?
2. 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完全自由地决定谁先说话、说什么,没有任何限制。
3. 在讨论中,我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说。
4. 在讨论过程中,我感觉我和搭档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是同频的(即想法合拍、理解默契)?
5. 在讨论中,我们两人是否总是在关注同一个问题,而不是各说各的?
6. 我能很容易地理解搭档想表达的深层含义。
7. 我很享受刚才与这位搭档的交流过程。
8. 最能代表您现在感觉到的您与搭档之间的心理距离是(选1-7程度)
9. 如果未来还有类似的任务,我愿意再次与这位搭档合作。
10. 在刚才的讨论中,是谁主导了对话的节奏?(1 = 完全是对方,4 = 双方均等,7 = 完全是我)
11.您认为最终得出的反思结论,有多少比例是来自于您的贡献?
12. 我觉得我的观点被搭档充分听取和尊重了。
13.为了完成刚才的协同反思任务,我付出了多大的脑力努力?
14.我感觉讨论的时间非常紧张。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