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与亲民: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公安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建构研究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上海公安博物馆品牌形象建构的研究。本问卷旨在了解您对上海公安博物馆通过新媒体平台塑造的品牌形象感知,以及参观体验等相关情况。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的年龄段是?
2. 您的性别
3. 您的最高教育程度是?
4. 您的职业是?
5. 您本次参观的主要目的是?
6. 在参观前,您对上海公安博物馆内容的了解程度是?
7. 您是否关注过上海公安博物馆的任何一个新媒体账号?
8. 您主要通过哪个平台浏览其内容?
9. 请根据您的感受,对以下关于权威性感知的描述进行评价(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我认为其发布的信息是专业和严谨的
其内容(如案件历史、文物介绍)是真实可信的
它塑造了公安队伍庄严、值得信赖的形象
10. 请根据您的感受,对以下关于亲民性感知的描述进行评价(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它的语言风格是亲切、接地气的
它会运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内容生动有趣
它注重与粉丝的互动(如回复评论、发起话题)
11. 总体而言,您对上海公安博物馆的新媒体运营满意吗?
12. 浏览其内容后,您是否更愿意亲自去参观上海公安博物馆?
13. 在本次参观中,您使用了以下哪些智能化服务?
14. 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现这些智能化服务的?
15. 您使用这些智能化服务的主要原因是?
16. 请根据您的实际体验,对以下陈述的同意程度做出评价(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一般
  • 同意
  • 非常同意
易用性:这些智能工具(如二维码、互动屏)操作简便,很容易上手
内容丰富性:扫码或互动后获得的内容(文字、视频、音频)非常详细和生动
互动趣味性:AR/VR或互动屏等体验,让参观过程更有趣
辅助学习:智能化内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段历史
情感触动:智能化的呈现方式(如沉浸式影片)比纯文字图片更让我感动
界面设计:智能化服务的界面设计美观,布局合理
17. 总体而言,您认为这些智能化服务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您的参观体验?
18. 在参观过程中,您的注意力更倾向于?
19. 请评估以下描述与您本次参观体验的符合程度(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一般,4=符合,5=非常符合)
  • 非常不符合
  • 不符合
  • 一般
  • 符合
  • 非常符合
追求史实:我希望能清晰地了解上海公安的历史故事、经典事迹和具体数据
逻辑分析:在参观时,我常常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战略决策
求证解惑:我会利用智能化内容(如扫码拓展)来验证或补充我先前了解的知识
批判思维:我会思考展览内容背后的叙事视角和史料选择
20. 请评估以下描述与您本次参观体验的符合程度(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一般,4=符合,5=非常符合)
  • 非常不符合
  • 不符合
  • 一般
  • 符合
  • 非常符合
情感共鸣:先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场景代入:我尝试着想象自己身处那个年代,体会当时人们的处境与心情
氛围感染:场馆的庄严氛围、灯光和背景音乐等,强化了我的感受
直观震撼:文物实物(如旧制服、武器)比文字描述带给我更大的冲击力
21. 在本次参观中,您认为哪种认知方式占据主导?
22. 您认为,馆内的智能化展示(如AR、视频、扫码拓展)更倾向于激发您的哪种认知?
23. 本次参观结束后,您是否会在或已经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分享相关内容(如打卡、发照片/视频)?
24. 您分享的内容与媒介选择?
25. 您认为有趣的智能化体验,是否增加了您分享的意愿?
26. 您认为该展馆目前的智能化展示,最让您满意的一点是什么?
27. 您认为目前馆内的智能化服务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内容、技术、引导等方面)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