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和伟大抗战精神传承
添加问卷说明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C. 其他
2. 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8-25岁
C. 26-40岁
D. 41-60岁
E. 60岁以上
3. 您的教育程度: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中专
D. 大专
E. 本科及以上
4. 您的职业:
A. 学生
B. 企业职工
C. 公职人员
D. 自由职业者
E. 退休人员
F. 其他
二、2025年9.3阅兵认知情况
1. 您是否观看过2025年9.3阅兵的直播或回放?
A. 完整观看过
B. 观看过部分片段
C. 仅看过相关新闻/短视频片段
D. 未关注过
2. 您对2025年9.3阅兵核心背景的了解程度?
A. 非常清楚(知晓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首次胜利日阅兵)
B. 大致了解
C. 不太清楚
D. 完全不了解
3. 2025年9.3阅兵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可多选):
A. 抗战老兵及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
B. 首次亮相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C. 寓意“80”周年的直升机编队及“三大必胜”条幅
D. 空中梯队的体系化编组展示
E.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F. 结尾象征14年抗战历程的14道彩烟
G. 其他
4. 您认为2025年9.3阅兵的核心意义在于(可多选):
A. 缅怀抗战先烈,铭记14年抗战历史
B. 展示国防实力,彰显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
C.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D. 向世界宣告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E. 增强国民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F. 传承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警示历史虚无主义
G. 其他
5.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2025年9.3阅兵相关信息(可多选):
A. 电视新闻直播/重播
B. 社交媒体(微信、微博、小红书等)
C. 短视频平台(抖音、B站等)
D. 政府/官方媒体专题网页、网上展馆
E. 学校/单位组织观看或宣传
F. 线下纪念活动、主题展览
G. 亲友/同事交流
H. 其他
三、抗战精神认知与传承情况
1. 您认为伟大的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可多选):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B.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C.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D.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E.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
F. 捍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追求
G. 其他
2. 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和感受抗战精神(可多选):
A. 学校教育(思政课、历史课)
B. 抗战题材影视作品、文学作品
C. 红色旅游、纪念馆/烈士陵园参观
D.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阅兵、主题展览等)
E. 网上缅怀先烈、知识问答等线上活动
F. 家庭长辈讲述、亲友交流
G. 爱国歌曲传唱、红色故事讲解等群众活动
H. 其他
3. 您认为在当下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性如何?
A. 非常重要,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B. 比较重要,能凝聚社会力量、指引奋斗方向
C. 一般,有一定意义但实际影响有限
D. 不重要,与现代生活关联不大
4. 您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哪些方式践行或传播抗战精神(可多选):
A. 主动学习抗战历史,研读先烈事迹
B. 参与纪念抗战的线下活动(祭扫烈士墓、主题展览等)
C. 参与线上纪念活动(网上献花、专题征文等)
D. 在社交平台分享抗战历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E. 向身边人讲述抗战故事、传递抗战精神
F. 立足本职岗位,以实干践行爱国情怀
G. 很少主动践行或传播
H. 其他
5. 您认为当前社会对抗战精神的传承现状如何?
A. 传承效果好,大众普遍重视且积极践行
B. 有一定传承成效,但部分群体认知不足
C. 仅停留在纪念活动层面,未深度融入生活
D. 传承力度不足,整体认知较为薄弱
6.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可多选):
A. 加强学校抗战历史与精神的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B. 持续推出优质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和融媒体产品
C. 常态化开展纪念活动(如“七七”“九一八”节点纪念)
D. 完善抗战纪念设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E. 鼓励群众创作红色文化作品,丰富传播形式
F.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抗战精神的传播覆盖面
G.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