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黑红”现象态度的问卷调查

同学,您好!

我们是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3级新闻学学生,现正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网络“黑红”现象态度的学术调查,旨在了解大家对“黑红也是红”现象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倾向,为引导网络舆论、构建健康网络文化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整体分析,并将严格保密,敬请放心填写。问卷预计耗时5分钟,感谢您的参与!
1. 您的性别:
2. 您所在的年级:
3. 您所在的学科门类:
4. 您平均每天用于非学习类娱乐和社交的上网时长约为:
5. 您此前是否了解网络“黑红”现象的内涵(指通过争议、负面评价甚至骂名来博取关注,最终获得流量和利益的现象)?
6. 您是否意识到自己曾接触过“黑红”内容或人物?
7. 最近一周内,您在社交媒体(如微博、抖音、B站等)上接触“黑红”性质内容的频率大约是?
8.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接触到“黑红”相关内容?
9. 请列举一个您印象最深刻的“黑红”案例(例如:某网红因争议言论走红)。
10. 对于“黑红也是红”这句话,您的总体看法是?
11. 您认为驱动“黑红”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12. 您认为“黑红”现象对网络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13. 如果一个您原本喜欢的公众人物/品牌采用了“黑红”策略,您会?
14. 您认为“黑红”模式能否实现长期发展?
15. 请根据您的同意程度进行评分。
(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中立,4=同意,5=非常同意)
  • 1
  • 2
  • 3
  • 4
  • 5
a.我认为“黑红”现象会误导年轻人的价值观 
b.我认为平台方应对“黑红”内容进行限制
c.我认为“黑红”也是一种合理的成名方式
d.“黑红”现象反映了当下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16. 认识"黑红"内涵后,当您在网络上看到“黑红”内容时,您会选择?
17. 在同等条件下,您会更愿意关注或消费那些通过正面、优质内容获得声誉的创作者/品牌吗?
18. 您是否曾因某人在网络上被“黑”而主动搜索其信息?
19. 您搜索的主要动机是?
20. 请评估您在以下行为上的频率。
(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
  • 1
  • 2
  • 3
  • 4
a. 主动搜索“黑红”人物/事件
b. 在“黑红”内容下发表评论
c. 转发或分享“黑红”相关内容
d. 因“黑红”事件改变对某人/品牌的看法
21. 您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减少“黑红”现象对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