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测
一、选择题
1.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的支持力是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上
B.用一根绷紧的绳子悬挂物体,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沿绳子指向物体,且属于弹力
C.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是因为物体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
D.两个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2.下列关于热传递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栏杆觉得冷,主要是因为栏杆通过热传导向手传递了冷感
B.烧开水时,壶底的热量传到水面,主要依靠热对流;壶身向外散热,通过热辐射和热传导共同实现
C.冬天房间里的暖气片供暖,室温主要是由于暖气片热辐射散热提高
D.用保温瓶盛热水,内胆的真空层主要是为了削弱热辐射;瓶胆镀银则是为了削弱热传导
3.关于物态变化与热量变化的复杂场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冬清晨,窗户玻璃上的 “冰花” 和夏天从冰箱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的 “水珠”,形成过程都需要放热
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 “白雾”,是干冰先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再液化吸热形成小水滴,整个过程仅涉及两种物态变化
C.质量相同的 0℃冰和 0℃水,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冰的温度升高更快,因为冰的比热容更小
D.深秋早晨草叶上的霜和初冬河面的冰,形成时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霜是凝华、冰是凝固现象
4.关于内能、热量及改变内能方式的深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但内能相等
B. 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C. 用活塞压缩密闭气缸内的气体,气体内能增大,此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变化与热传递无关
D. 晶体在熔点持续吸收热量而不改变温度,此过程中外界不对晶体做功,晶体的内能变大。
5.关于结构稳定性的原理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稳定,是三角形边长固定时会产生向内的拉力,抵抗形状改变。
B.拱形结构能分散压力,是因为它能将竖直向下的压力部分转化为水平方向的推力,通过压力的分散传递提升整体承重能力。
C.自行车车架采用三角形结构,主要是利用其材质坚硬的特性,与三角形稳定性无关
D.桥梁采用拱形设计时,无需额外的支撑结构就能稳定承受压力,因为拱形内部特殊的结构能完全抵消压力
二、填空题
6. 1. 用手将足球压在竖直墙壁上,足球保持静止时,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属于______力,其方向______。抛向空中的篮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______,篮球与空气接触时,会受到空气的摩擦力,其方向与篮球的运动方向______。
7.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忽略分子势能),在绝热容器中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 15J,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ΔU___15J(填“>”或“<”或“=”),该过程中气体_______(选填 “吸收” 或 “放出”或“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某物体在一次过程中,外界对其做了 20J 的功,同时向外界放出了 30J 的热量;另一次过程中,物体对外做了 15J 的功,同时吸收了 25J 的热量。则该物体在两次过程中内能的总变化量 ΔU 总 =___J,若物体的质量和状态不变,其温度最终会___(选填 “升高”“降低” 或 “不变”)。
8. 3.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是因为冰直接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______热;而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是水发生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具体方式),该方式下水的汽化发生在液体______(填“表面”或“内部”或“表面和内部”)
9. 4.冬天戴手套时,手套能保暖,是因为手套的隔热材质阻断了______传热(填热传递形式);房间内的电风扇本身不产生热量,但能加速空气流动,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同时促进室内空气______(填热传递形式),从而让人感到凉爽。地球能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主要依靠______(填热传递形式),这种传热形式的最大特点是______。
10. 5.生活中,起重机的吊臂、篮球架的支架常采用___结构,这是利用了______的稳定性原理。古代石拱桥的拱形设计能有效分散桥面受到的压力,其原理是将压力向______和______传递,从而减小局部受力;相比平面桥梁,拱形桥梁更适合承受______(选填 “集中” 或 “分散”)荷载。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