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RMA模型的数智时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调查问卷

你好!本问卷旨在探究数智时代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宜途径,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全程匿名填写,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会用于任何商业或其他非研究用途。请根据近6个月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作答,无需过度思考,选择最贴合你的选项即可。感谢你的真诚参与和宝贵分享!

一、基本信息:(1-10题)
(单选)1.性别:
(单选)2.教育阶段:
(单选)3.专业:
(单选)4.是否进入临床实习/轮转:
(单选)5.每周接触数智化工具(线上学习平台、医疗APP、智能设备等)时长:
(单选)6.常用的数智化学习/生活工具:
(单选)7.生源地:
(单选)8.家庭经济状况:
(多选)9.近期主要压力来源:
(单选)10.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服务:
二、核心题项作答(请根据符合程度选择:1=完全不符合 2=不太符合 3=一般 4=比较符合 5=完全符合) 
 (一)积极情绪维度:(11-15题)
(单选)11.学习或临床实习中取得小进步时,我会明显感到愉悦和满足:
(单选)12.通过数智化工具(如卫生心理科普短视频)能帮助我缓解负面情绪:
(单选)13.面对学业压力,我能较快调整心态,看到事情的积极面:
(单选)14.我会主动用数智化方式记录生活小确幸(如实习收获、朋友鼓励)并获得快乐:
(单选)15.我常因临床挫折或学业繁重陷入低落,难以通过数智化途径改善(反向题,计分:1=5分 2=4分 3=3分 4=2分 5=1分):
(二)投入维度:(16-20题)
(单选)16.使用数智化学习工具(如虚拟仿真临床训练)时,我能全身心投入并忘记时间:
(单选)17.面对有挑战性的科研或临床任务,我会主动通过数智化资源钻研提升:
(单选)18.参与线上心理成长小组时,我能积极互动并投入其中:
(单选)19.我清楚自己的专业优势,并会借助数智化平台(如专业技能APP)强化优势:
(单选)20.使用数智化心理健康工具时,我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深入参与(反向题,计分:1=5分 2=4分 3=3分 4=2分 5=1分):
(三)人际关系维度:(21-25题)
(单选)21.遇到心理困扰时,能通过数智化平台(如线上咨询、互助群)获得支持:
(单选)22.我乐于在医学生专属线上社区分享实习心得或心理感悟:
(单选)23.与同学、老师通过数智化工具沟通协作时,能感受到归属感:
(单选)24.我会主动通过线上平台关心处于压力中的同学或同事:
(单选)25.数智化沟通让我觉得与他人关系更疏远,难以建立深度连接(反向题,计分:1=5分 2=4分 3=3分 4=2分 5=1分):
(四)意义维度:(26-30题)
(单选)26.通过数智化资源(如医学案例库、课程思政案例库等),我更清晰认识到医学职业的意义:
(单选)27.我认为参与线上公益医疗科普活动能让我的专业更有价值:
(单选)28.数智化心理健康课程帮助我明确学习和职业发展的目标:
(单选)29.我会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医学前辈事迹,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
(单选)30.我觉得数智化信息碎片化,让我更难找到学习和职业的意义(反向题,计分:1=5分 2=4分 3=3分 4=2分 5=1分):
(五)成就维度:(31-35题)
(单选)31.借助数智化工具(如学习计划APP),我能高效完成既定学习或实习目标:
(单选)32.在数智化技能竞赛或线上考核中取得好成绩时,我会感到自豪:
(单选)33.通过线上反馈系统,我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改进,获得进步:
(单选)34.我利用数智化资源提升的临床技能,得到过老师或患者的认可:
(单选)35.数智化竞争环境让我觉得自己的成就微不足道,缺乏动力(反向题,计分:1=5分 2=4分 3=3分 4=2分 5=1分):
三、开放性问题:你认为数智时代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增加哪些新途径或优化方向?请简要说明。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