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嵌入高校实践育人空间现状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红色资源嵌入高校实践育人空间现状的学术研究,旨在了解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的融合与应用情况,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提供参考。本问卷采取匿名填写的方式,所得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您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硕士/博士)
2. 您的政治面貌是?
中共党员
中共预备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其他
3. 您所在的高校属于?
“双一流”建设高校
普通本科高校
高职高专院校
4. 您所在的高校类型为?
综合类高校
理工类高校
文史类高校
专业类高校(医药、农林、艺术)
其他
5. 您了解的红色资源有哪些类型?
物质形态
精神形态
媒介形态
不清楚
6. 您认为将红色资源嵌入高校实践育人空间的重要性是?
非常重要
一般重要
不太重要
不重要
7. 您认为您所在校园内红色文化氛围整体感受如何?
非常浓厚
一般浓厚
较为单薄
未曾留意
8. 您了解的学校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物质形态文化资源(革命遗址、纪念设施)有多少?
0个
1~3个
4~6个
6个以上
9. 您所上的思政课或其他课程中,经常非常巧妙地融入红色案例或故事?
频率较高
频率一般
几乎不
从不
10. 您是否经常参加或学校组织的校园内红色实景体验活动(红色主题展厅参观、校园红色故事打卡)等?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几乎不参加
从不参加
11. 您是否经常参加或组织校外红色实践活动?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几乎不参加
从不参加
12. 您所参与或组织的红色实践活动,最常用的形式是?
参观讲解
报告讲座
志愿服务
情景体验/沉浸式演出
课题调研
线上互动(VR、云参观)
其他
13. 您认为这些活动与您的专业学习或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度如何?
紧密结合
有一定结合
几乎脱节
完全脱节
14. 您认为学校组织红色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完成特定的教学或思政课学分要求
其他
15. 您认为影响活动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形式老旧,缺乏创新
内容枯燥,吸引力不足
组织管理松散,走马观花
评价激励机制缺失
与学习/工作关联不强
资源投入不足(经费、平台等)
其他
16. 参与红色实践活动后,您的主要收获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党史国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
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未感受到明显收获
17. 活动结束后,通常以何种形式进行成果考核或总结?
提交心得体会或实践报告
进行小组汇报或成果展示
纳入课程或思政课成绩
无明确考核要求
其他
18. 您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提供的线上红色数字资源(如虚拟展馆、在线课程、数字博物馆等)情况如何?
非常丰富
比较丰富
一般丰富
不丰富
19. 您认为学校当前的红色资源教育是否形成 “线上资源供给 + 线下实践落地” 的一体化?
有成熟一体化平台、资源高效协同
有一体化平台、基础功能衔接
有统一平台,但功能割裂
无一体化平台
20. 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目前红色资源嵌入实践育人空间的效果如何?
效果非常显著
效果显著
效果一般
效果较差
21. 对于更好地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工作,您还有什么具体的意见或建议?
22. 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对红色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形态红色资源进行过深度提炼与育人转化?
已系统提炼并形成育人素材(如案例、读本)
有初步提炼但未转化应用
仅简单提及,未深入挖掘
未开展相关工作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