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语(超越语言界限)实践在小组讨论中的应用
添加问卷说明
1. 您的就读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2. 您的学院是
经管学院
数据科学学院
理工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医学院
音乐学院
研究生院
其他
3. 您的母语是
中文
英语
粤语等其他方言
其他
4. 请选择您掌握的所有语言/方言
中文
英语
粤语等其他方言
日语韩语等其他语言
5. 您如何描述自己的语言身份(可多选从而更准确)
普通话使用者/学习者
方言使用者/学习者
英语使用者/学习者
其他语言使用者/学习者
我觉得我的语言身份是混合的、流动的
6. 请回想您最近参加的一次小组讨论(可以是课程任务、项目研究、社团活动等),您是否混合使用了多种语言或方言(例如,在普通话中夹杂英文单词,用中文解释英文概念等)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7. 如存在混合使用的情况,请说明您通常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会这样做
表达某个专业术语或者概念(如直接说deadline 而不是截止日期等)
想不起某个词在一种语言中的说法时
为了更精准、生动地表达情感或态度(如方言的感叹,英文的holy)
为了拉近与小组成员的关系,破冰创造轻松氛围
引用某种语言特有的名言,网络流行语等
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先用一种语言,再用另一种语言补充
8. 您认为在小组讨论中混合使用多种语言/方言主要有什么好处
有助于我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观点
可以提高讨论效率,更快达成共识
能弥补我在单一语言上词汇或表达的不足
能让我更有信心在小组讨论上尽可能发言
让小组成员感觉更亲切,讨论气氛更融洽
9. 您认为在小组讨论中混合使用多种语言/方言,可能会带来什么挑战或问题
可能导致听不懂的组员被排除在讨论之外
可能显得不正式、不专业
可能会影响最终成果报告发言的语言统一性
可能让自己对任何一门语言的掌握都不够深入
基本没有挑战
其他
10. 总体上,您如何看待在学术性小组讨论中混合使用语言的现象
非常积极,应该鼓励
比较积极,可以接受
中立,视情况而定
比较消极,应尽量避免
非常消极,应该禁止
11. 您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在小组讨论中,有效沟通比坚持使用一种“正确”的语言更重要。
能够灵活切换语言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能力。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使用他们全部的语言资源
语言是我的底气和自信的来源之一
12. 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你在讨论中是否混合使用语言
小组成员的语言背景(如果大家都会,那就更可能用)
讨论的主题(如讨论英文文献时,更容易中英夹杂
讨论的正式程度
是否有老师在场
最终成果的展示形式(如果最终要用一种语言来展示,讨论后期会趋于统一)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