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科护理核心制度考核试题(第一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3分)
(一) 医嘱、护嘱执行制度
1. 您的姓名:
2. 您的姓名:
3. 您的姓名:
4. 关于医嘱的执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生可直接下达口头医嘱,护士记录后执行
B. 一般情况下,护士执行医嘱后可不必记录
C. 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可疑医嘱可自行更正
D. 执行医嘱后,执行者应在医嘱单上签署全名及执行时间
5. 在何种紧急抢救情况下,护士可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
A. 任何工作繁忙的时候
B. 医生暂时不在病房时
C. 医生认为必要时
D. 在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下,医生无法立即开具书面医嘱时
6. 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如何做?
A. 立即执行,事后再请医生补记
B. 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C. 请另一名护士核对后执行
D. 记录在草稿纸上,执行后丢弃
7. 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对医嘱有疑问时,应首先:
A. 询问高年资护士的意见
B. 搁置疑问,照常执行
C. 向开具医嘱的医生询问、核实
D. 自行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执行
8. 关于护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护嘱应根据医嘱和患者护理需求下达
B. 护嘱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下达或调整
C. 下级护士可在必要时自行下达护嘱
D. 护嘱要明确清楚,便于执行和检查
9. 当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提出疑问时,护士应:
A. 告知其完全听从医生安排
B. 耐心解释,并再次核对执行治疗的准确性
C. 忽略疑问,继续执行
D. 让其直接去找医生
(二) 交接班制度
10. 交接班制度要求,接班者应提前多少时间到科室?
A. 5分钟
B. 10-15分钟
C. 30分钟
D. 1小时
11. 下列哪项不是交接班时需要重点交接的内容?
A. 危重、手术、新入院患者的病情
B. 患者的私人家庭情况
C. 各种导管固定通畅情况、皮肤状况
D. 医嘱执行情况、未完成的工作
12. 床边交接班时,重点交接的对象不包括:
A. 危重患者
B. 手术后患者
C. 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患者
D. 有特殊心理问题的患者
13. 交接班时如遇问题,应由谁负责?
A. 交班者
B. 接班者
C. 护士长
D. 双方共同负责,交班者必须说清楚,接班者详细询问
14. 关于交接班记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涂改,但需签名
B. 必须字迹清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C. 使用铅笔书写以便修改
D. 可由实习护士独立书写并签名
15. 在交接班过程中,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
A. 交接班未完成时,交班者即可离开岗位
B. 遇到抢救患者时,交接班人员共同参与抢救,抢救结束后再交接
C. 接班者发现问题,不应当面提出,以免影响关系
D. 药品、器械清点不清时,可留给下一班处理
(三) 查对制度
16. 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其中“三查”是指:
A. 查医嘱、查记录、查药品
B.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C. 查床号、查姓名、查药名
D. 白天查、晚上查、交接班查
17. “三查七对”中的“七对”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床号、姓名
B. 药名、浓度
C. 剂量、用法、时间
D. 患者年龄、诊断
18. 为患儿抽血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时,抽血时必须有几名护士到床边核对?
A. 1名
B. 2名
C. 3名
D. 不需要特别核对
19. 取血时,应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的内容不包括:
A. 患儿床号、姓名
B. 住院号、血型
C. 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D. 献血者家庭住址
20. 输血前,需由几名医护人员在床边核对患儿及输血单信息?
A. 1名
B. 2名
C. 3名
D. 不需要核对
21. 给药前,除了核对药物信息,还需检查不包括:
A. 药物质量
B. 药物有效期
C. 药物价格
D. 药物有无变质、浑浊
22. 使用易致过敏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有无:
A. 家族史、用药史
B. 过敏史,并做皮试
C. 手术史、外伤史
D. 传染病史
23. 手术患者在接人手术室前,病房护士应查对不包括:
A. 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B. 诊断、手术部位及名称
C. 术前用药情况
D. 手术医生的家属信息
24. 手术室护士在缝合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后,必须清点核对:
A. 手术医生的手套数量
B. 所有敷料和器械的数量
C. 麻醉药品的剂量
D. 患者的随身物品
25. 给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核对时,至少同时使用几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A. 1种
B. 2种
C. 3种
D. 不需要
26. 在儿童骨科,对于无法有效沟通的患儿(如婴幼儿),识别其身份的最佳方式是:
A. 呼叫患儿姓名
B. 询问陪同家长
C. 核对腕带信息
D. 查看床头卡
27. 关于标本采集的查对,错误的是:
A. 采集前应核对医嘱、检验单、容器标签
B. 采集后应立即将标签贴于容器上,并核对患儿信息
C. 标本数量多时,可集中一起送检
D. 采集标本前需核对患儿床号、姓名等信息
28. 发放口服药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将药物放在患儿床头柜上,告知家属即可
B. 看服到口,核对患儿信息并确认服下后方可离开
C. 由家属自行取药和喂药,护士无需核对
D. 所有患儿的药物可统一时间发放
29. 饮食查对时,护士应根据饮食医嘱,核对:
A. 患儿的饮食喜好
B. 患儿家属带来的食物
C. 饮食单与床头饮食标志是否一致
D. 食堂送餐的份数
30. 处理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请问“班班查对”通常是指:
A. 每天查对一次
B. 主班与治疗班之间查对
C. 每一班交接时,由两人进行查对
D. 每周大查对一次
31. 输血过程中,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 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无反应后再调整滴速
B. 输血袋用后可立即丢弃
C. 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输血反应
D. 输血完毕后,血袋应送回血库保存一定时间
32. 在给药查对中,若药品标签模糊不清,护士应:
A. 根据经验判断使用
B. 丢弃不用,并报告护士长
C. 询问医生可能是什么药
D. 继续使用,下次注意
33. 执行护理操作时,查对制度的核心目的是:
A. 提高工作效率
B. 减少药品浪费
C. 确保患者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D. 方便管理
二、 多项选择题 (共2题,每题5分)
34. 下列哪些情况必须进行床边交接班?( )
A. 危重患儿
B. 手术后患儿
C. 病情稳定即将出院的患儿
D. 卧床、皮肤有破损或压疮的患儿
E. 使用了特殊药物(如血管活性药、化疗药)的患儿
35. 关于查对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执行医嘱、操作、用药、输血、手术、饮食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查对
B. 查对时至少使用两种以上方式核对患者身份
C. 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只需自己听清楚即可执行,无需复述
D. 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E. 清点手术物品时,只需在手术开始前清点一次即可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