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理论考试题
欢迎参加本次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理论考试,请认真作答以下题目。
1. 您的姓名:
2. 患者身份识别的首要目的是()
提高工作效率
保障患者安全
遵守医院规定
便于信息统计
3. 以下哪项是患者身份识别的核心信息()
患者年龄
患者性别
患者姓名和住院号(或身份证号)
患者床号
4. 在进行有创操作前,至少需要使用几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一种
两种
三种
四种
5. 当患者无法有效沟通时,应如何进行身份识别()
仅通过家属陈述
仅查看床头卡
结合家属陈述、床头卡、腕带等多种信息核对
等待患者清醒后再操作
6. 患者腕带信息如有磨损或模糊不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暂时使用,待方便时更换
用圆珠笔直接在腕带上修改
立即重新核对信息并更换新腕带
告知护士长即可
7.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给药前
输血前
采集标本前
进行检查前
办理出院手续时
8. 以下属于有效的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有()
核对患者床头卡
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
让患者自行报出姓名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姓名
查看患者病历首页信息
9. 关于患者腕带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入院时应立即为患者佩戴腕带
腕带信息应清晰、准确、完整
患者转科时无需更换腕带
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需佩戴腕带
患者出院时应取下腕带
10. 在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抢救),患者身份识别应注意()
不能因强调身份识别而延误抢救时机
可先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补全身份识别
抢救时至少有一名医护人员负责口头核对患者信息
使用临时标识(如“无名氏+编号”)进行记录
抢救结束后无需再核实患者身份
11. 以下哪些做法可能导致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患者未清醒时,仅通过家属一次陈述即确认身份
腕带信息与病历信息不一致时未及时核对
在嘈杂环境中快速核对患者信息
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仍仅依赖腕带识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