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姓名:
层级:
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首要目的是().
A. 提高工作效率
B. 保障患者安全
C. 方便医护沟通
D. 符合上级检查
2.以下哪项是我国医疗机构核心的患者身份识别信息().
A. 姓名+年龄
B. 姓名+住院号/门诊号
C. 姓名+床号
D. 姓名+性别
3.在进行哪些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A. 仅给药前
B. 仅输血前
C. 仅手术前
D. 所有诊疗操作前
4.对于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昏迷),进行身份识别时应优先核对()
A.床头卡信息
B.家属口头陈述
C.病历信息
D.腕带信息
5.患者腕带信息如有模糊或错误,应如何处理?()
A. 立即更换新腕带
B. 用笔修改后继续使用
C. 告知护士长即可
D. 等有空时再处理
6.在急诊抢救时,对暂时无法确认身份的患者,正确处理方式是()
A. 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识别
B. 使用临时编号并记录特征,同时继续寻找身份信息
C. 因身份不明,暂缓抢救
D. 让家属签字后再抢救
7.患者身份识别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 准确性原则
B. 唯一性原则
C. 及时性原则
D. 全程性原则
8.哪些情况下需要为患者佩戴或更新腕带()
A. 患者意识不清
B. 紧急抢救时
C. 相似姓名患者
D. 同一病房患者
9.下列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A BC)
A. 患者意识不清
B. 紧急抢救时
C. 相似姓名患者
D. 同一病房患者
10.关于患者腕带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腕带信息应清晰、完整
B. 患者出院或转院时应取下腕带
C. 患者躁动时可暂时取下腕带
D. 腕带松紧度要适宜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