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公司生产管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调查表

评价规则:评价对18个能力子域依次进行评价,基于个人对TD公司生产管理的认知进行打分,共计分为6个打分档,完全满足5分,大部分满足4分,部分满足3分,小部分满足2分,刚开始启动1分,未开始0分
1. 组织架构-应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对数字化转型得组织结构、技术架构、资源投入、人员配备等进行规划,形成具体得实施计划,并持续调整和优化。
2. 人才保障-应具有掌握IT基础、数据分析、系统维护、设备维护、编程调试等技术人员,并制定适宜得数字化人才培训体系、数字化知识管理体系,实现人员能力的不断提升。
3. 流程管理-应使管理流程信息化,能够运用信息手段跟踪流程进度并获取关键数据,能实现流程与各业务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流程的发布、执行、反馈以及闭环。
4. 内部网络-应能实现内部网络互联互通,畅通采集端、存储端、应用端数据的传输调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网络支持。
5. 终端设备-应有能够满足现场数据采集需要的终端设备,且设备完好、使用情况良好。
6. 信息化系统-应有满足各业务模块需要的信息化系统来支撑各模块的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兼容,数据互联互通。
7. 生产计划-应有信息化的智能排产系统,能够编制形成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并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传递。
8. 生产调度-应能够借助生产执行系统开展生产调度工作,能够监控各生产环节和生产进度,具备自动预警功能。
9. 精益生产-应导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开展生产现场的规范化管理,能借助精益工具和方法,实现对人、机、料等精确管控并优化。
10. 工艺管理-应基于信息技术手段且完备的工艺指导文件便于现场使用,同时实现对工艺过程的记录和可追溯。
11. 质量管理-应能通过信息系统记录生产过程中关键质量信息,能对关键工序产品质量实现在线检测和分析,自动检验判断和报警,质量数据能够在质量管理系统中运用。
12. 设备能源管理-应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设备的点检、检测、维修、保养、更换的数字化管理,具备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维修记录管理等功能,能实现设备关键运行参数(包括能耗)的实时采集、故障分析和远程诊断。
13. 采购管理-应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自动生产采购计划并实现出入库、库存和单据的同步,并能够监控采购风险和实时预警,并提供优化方案。
14. 物流配送管理-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物流过程信息采集,做到定时定量配送,物流配送系统能够实现与生产执行系统集成。
15. 数据采集-应能够实现关键生产数据的自动或半自动或手工采集。
16. 数据分析-应能够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自动分析能力。
17. 数据集成-应建立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各业务数据汇集、交互、共享。
18. 数据共享决策-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应能够实现业务数据综合分析以及提供决策建议的能力。
19. 您的单位: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