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1 网络文学课堂小测

考试时间:30分钟
考试方式:开卷
题型:单选题(15*5)+判断题(5*5)
基本信息:
姓名:
学号:
班级:22本汉语言文学[1-9]A/B/C班
1、网络文学的“自由机制”表现不包括( )。
2、网络文学的创作目的发生了变化,由载道经国、社会代言变为( )。
3、( )是网络文学独有的美学概念,指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得到象征性满足后产生的强烈愉悦感。
4、关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间的差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我国网络文学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6、网络文学VIP收费制度始于( ),由著名文学网站( )建立。
7、网络文学“过度商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8、超文本是通过( )技术使读者可以在文本间任意跳跃和选择。
9、下列不属于网络文学“网络性”特点的表述是( )。
10、( )不属于二次元文化对网络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
11、以下关于网络文学“游戏化写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2、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 )不属于网络文学的“叙事特征”。
13、关于“网文出海”,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
14、在媒体融合时代,娱乐文化产品创造出诸多叙事宏大、内容丰富的故事世界,以至于单一媒介难以容纳、无法准确展现故事的全貌。而网络文学“IP热”的现象充分表明,采取( )的方式可以帮助改善这一情况。
15、以下表述不符合网络文学发展局限的表述是( )。
二、 判断题 (共5题,25分)
1、网络文学经典化必须复制纯文学的经典化路径,只能由学院派研究者发起,而非由读者社群自发择选。
2、人工智能写作的应用能够重塑网络文学的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产出效率,同时也会引发创作者的生产伦理与生存焦虑。
3、付费阅读平台中内容模式下产生的优质作品在免费阅读平台中也必然会引发读者的追捧。
4、“男性向/女性向”网络文学的区分标准在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性别差异。
5、网络类型小说的诞生源头在于读者可被分门别类的喜好和欲望,是商业文学网站顺应阅读需求的结果。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