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中体现的邻里互助词汇与当代社区关系观察
添加问卷说明
1. 你的性别为
男
女
2. 你的年龄阶段是
18岁以下
18岁以上
3. 你的户籍所在地是
潮汕地区
非潮汕地区
4. 你的潮汕方言掌握程度是
非常熟练
能简单运用
完全不认识
5. 您是否能准确识别以下潮汕方言中表达“邻里互助”的词汇(可多选)?
互援(彼此支援)
搭手(搭把手、协助)
相帮(互相帮忙)
相扶(相互扶持)
共济(共同渡过难关)
以上均不能准确识别
其他(请注明)
6. 您日常在社区生活中,是否会主动使用潮汕方言互助词汇与邻里沟通互助事宜?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几乎不使用
没有需求
7. 您通过哪些渠道接触过潮汕方言中的邻里互助词汇(可多选)?
家人、长辈日常口述
潮汕本地民俗活动(如游神、节庆互助)
潮汕方言影视剧、短视频(如本地自媒体、方言短剧)
潮汕方言歌曲、广播、戏曲
社区宣传(公告、活动标语等)
朋友、邻里间交流
从未接触过
8. 您认为潮汕方言互助词汇的传播,是否让您更清晰理解“邻里互助”的内涵?
是,明显更清晰
有一定帮助,但不明显
不是,没有影响
不清楚
9. 接触过相关方言互助词汇后,您参与社区邻里互助活动(如代收快递、应急求助、节日互帮、社区志愿活动等)的意愿是否提升?
是,意愿明显提升
有一定提升,但影响不大
不是,没有提升
反而降低
无明显感受
10. 您觉得潮汕本地媒体或流行文化(如方言剧、短视频、民俗宣传、方言直播等)对互助词汇的呈现,是否强化了你对“邻里应互帮互助”的认知?
是,明显强化
有一定强化作用
不是,没有影响
弱化了
不清楚
11. 相比普通话中的互助表达(如“帮忙”“互助”“协助”),你是否认为潮汕方言互助词汇更能唤起你对邻里关系的亲近感和参与互助的行动力?
是,明显能唤起
有一定效果,但差异不大
不是,没有这种感觉
无法判断
12. 你观察到所在社区中,使用潮汕方言互助词汇的群体,是否在现实中更倾向于开展邻里互助行为?
是,明显更倾向
有一定倾向,但不明显
不是,没有关联
不清楚
13. 流行文化中对潮汕方言互助词汇的创意改编(如网络热梗、歌曲改编、短视频二次创作等),是否改变了你对“邻里互助”的传统认知?
是,明显改变了
有一定影响,但未改变核心知识
不是,没有影响
不清楚
14. 综合来看,你认为潮汕方言互助词汇及其通过媒体/流行文化的传播,对当代社区邻里关系的影响更偏向于?
积极促进
无明显影响
消极弱化
不清楚
15. 您对潮汕方言互助词汇与当代社区关系的关联,还有其他看法或建议吗?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