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无偿数字劳动认知与权益保护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Q1. 你的性别?
男
女
其他/不愿透露
Q2. 你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Q3. 你的专业类别?
人文社科(如文学、历史、法学等)
理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工学(如计算机、机械、土木等)
商学(如经济、管理、金融等)
艺术/传媒
其他
二、数字平台使用与参与情况
Q4. 你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约是?
1小时以内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以上
Q5. 你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有哪些?(多选)
抖音
小红书
B站
微博
微信社群(如微信群、公众号)
贴吧/QQ群
其他
Q6. 在过去一个月里,你是否参与过以下活动?(多选)
发布图文、视频或长篇文章
编辑或处理内容(如剪辑、排版、调色)
为平台或社群提供志愿管理(如担任群管理员、内容审核)
参与数据标注、内容举报或反馈建议
点赞、评论或转发(频繁性的)
参与品牌或平台发布的任务(如打卡、赚取积分)
以上都没有参与
Q7. 如果你曾创作内容,平均每周的创作频率是?
几乎不创作
1次
2–3次
4次以上
三、参与动机
Q8. 你参与内容创作或平台互动,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多选)
个人兴趣与表达欲望
社交需要,与朋友互动
希望获得关注、增加粉丝
获取平台奖励(如等级、勋章、流量推荐)
习惯性地完成“打卡”
排解压力或寻求情绪慰藉
为未来职业积累经验或作品
受平台算法推荐的影响
其他
Q9. 你是否会担心“如果不更新内容,可能会掉粉或减少平台推荐”?
经常担心
偶尔担心
不太担心
完全不担心
Q10. 当你为社群提供无偿维护(如审核、管理)时,是否会感到有责任去“维持秩序”?
是,经常感到有压力
偶尔会感到有压力
没有感到压力
我没有参与过这类事务
四、对“数字劳动价值”的看法
Q11. 我认为在网络上发布内容(如图文、视频)是一种“劳动”。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完全同意
Q12. 我认为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也是数字平台上的“劳动”。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完全同意
Q13. 我认为平台能够从我们发布的内容和互动中获得收益(如流量、广告收入)。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完全同意
Q14. 我认为平台应该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更公平的回报或激励。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完全同意
Q15. 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我很少意识到它们其实也是一种“劳动”。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完全同意
五、权益意识
Q16. 你如何看待自己发布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
版权完全属于我自己
平台也拥有部分使用权
完全不清楚相关规则
不关心这个问题
Q17. 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多选)
自己发布的内容被他人未经允许盗用
平台在未通知的情况下,将我的内容用于商业推广
在使用平台时,被强制要求提供个人隐私信息
收到陌生营销信息,怀疑个人数据被泄露
从未遇到过上述任何情况
Q18. 你认为大学生在数字平台上,最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权益保护?(多选)
内容版权保护不清晰
个人数据与隐私使用不透明
创作劳动回报不合理
平台运营规则不透明
算法推荐机制带来的心理压力
其他
Q19. 当你免费为平台创作内容时,内心是否会感到有些不公平?
经常感到不公平
偶尔会有这种感觉
基本没有这种感觉
完全不在意
六、情景感受
Q20. 如果你发布的视频被平台用于官方宣传,但并未提前告知你,你的看法是?
这侵犯了我的权益
虽不侵权,但不够尊重我
无所谓
视具体情况而定
Q21. 假设你无偿担任某个社群的管理员,而社群或平台的运营方从中获得了经济收益,你会?
感到自己的付出未被公平对待
继续做,但内心有所不满
可以接受,毕竟是自愿参与的
我不会参与这类无偿的管理工作
Q22. 如果平台只给予“积分奖励”而非实际报酬,你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其活动?
愿意
看情况,可能愿意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七、整体看法与建议
Q23. 你认为数字平台是否有必要明确告知用户,哪些行为构成了平台的“用户劳动”?
有必要
没有必要
不确定
Q24. 你最希望数字平台在以下哪些方面做出改进?(多选)
提高规则与算法的透明度
明确并保障用户的内容版权
提供更合理的创作激励
减少对用户隐私数据的收集
其他
Q25. 总体而言,你对于大学生进行无偿数字劳动持何种态度?
偏向负面(认为不公平)
态度中立
偏向正面(出于自愿或兴趣)
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