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护理业务学习
基本信息:
姓名:
科室:
1. 关于跌倒风险的管理监控与评估频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跌倒风险管理实行护理部二级监控。
B. 高风险患者至少每周评估记录2次。
C. 患者转科、手术后或使用特定药物时,无需再次评估。
D. 低、中度风险患者入院时评估后,至少每周评估记录1次。
2. 对于被评估为跌倒高风险的患者,以下哪项措施不符合规定?()
A. 在患者的床旁和腕带上放置警示标识。
B. 根据病情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和交接班。
C. 为方便管理,对所有高风险患者一律实施身体约束。
D. 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意义,以期获得配合。
3. 当患者发生跌倒事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的行动是:()
A. 首先通知护士长,等待指示后再处理。
B. 立即启动跌倒应急预案,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C. 如果跌倒未造成明显伤害,可酌情不予上报。
D. 优先完成日常护理记录,再处理跌倒事宜。
4. 根据预防跌倒的保障措施,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转运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时,应使用功能完好的工具。
B. 护理部定期分析跌倒案例,是为了制定防范措施并改进工作。
C. 为保障安全,所有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都必须使用保护性约束。
D. 加强巡视,了解患者情况,并可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5. 关于压力性损伤的初始评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所有新入病人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
B. 评估分值仅记录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评估单》上。
C. 所有新入病人应在入院2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
D. 首次评估后,所有病人都应每周评估一次。
6. 一名患者Braden评分为16分,根据制度,对他的评估频率应为?()
A. 每日评估1次
B. 每周至少评估1次
C. 无需再次评估
D. 每两周评估1次
7. 关于压力性损伤的上报流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院外带入的压力性损伤需要上报护理部。
B. 上报《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报单》的患者转科后,接收科室需要重新上报。
C. 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必须满足Braden评分≤12分且处于强迫体位等必备条件。
D. 院内发生非预期压力性损伤,需按不良事件上报。
8. 对于Braden评分≤18分的患者,护士应立即采取的关键管理措施是?()
A. 立即填写《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上报及监管表》上报护理部。
B. 在患者床头悬挂“预防压力性损伤”警示标识。
C. 自动将其认定为“难免压力性损伤”并申报。
D. 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
9. 关于抢救车的封车管理,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封车后,只要易拉锁完好,就不需要开箱检查,可长期使用。
B. 封车有效期为一个月,期间每班只需检查易拉锁的完好性和锁号。
C. 若发现塑料锁号码与记录不符,可不予理会,等待下次封车时一并处理。
D. 封车管理适用于所有科室,无论使用频率高低。
10. 一名护士准备对刚使用过的抢救车进行封车,她正确的做法是?()
A. 自己清点完毕后,直接使用新的易拉锁封车。
B. 与另一名护士共同全面检查车内物品药品,确认齐备完好后,更换新的塑料号码锁并记录。
C. 只要主要药品齐全,就可以封车,细节物品下次用时再补充。
D. 沿用旧的塑料号码锁进行封车,以节约成本。
11. 根据抢救车管理制度,以下哪种情况必须实行封车管理?()
A. 儿科病房,因备有特殊药品。
B. 抢救车放置地点存在与非医务人员接触、物品损坏或丢失的风险。
C. 护士长希望减少交接班时间。
D. 科室为新成立,护士对药品不熟悉。
12. 关于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的管理原则,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药品应遵循“左进右出或后进前出”的原则,防止过期。
B. 高警示药品和近效期药品必须有清晰的标识。
C. 抢救车内的物品可按护士个人习惯放置,以方便取用为准。
D. 药品和物品应按无菌、清洁分类,定位放置。
13. 在一个实行非封车管理的科室,关于抢救车的交接与检查,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每三天交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
B. 每天由主班护士检查一次即可,无需每班交接。
C. 每班交接并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
D. 只有在使用后才需要进行交接和检查。
14.下列哪项事件不属于必须报告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范围?()
A.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
B. 严禁外渗的药物发生外渗
C. 患者因疾病自然进展出现压疮
D. 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
15. 一名护士在给患者输液前,通过“三查七对”发现药液袋上的患者信息有误,并及时纠正,未对患者造成任何影响。该事件应属于哪一级?()
A. I级(警告事件)
B. II级(不良后果事件)
C. III级(未造成后果事件)
D. IV级(隐患事件)
16. 一旦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首要的处理原则是?()
A. 立即报告护士长
B. 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C. 妥善保管相关记录和药品
D. 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分析
17. 关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只有护士长有责任报告不良事件
B. 报告制度属于惩罚性规定,旨在追究责任人
C. 对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个人,医院会给予奖励
D. 为避免恐慌,只需报告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事件
18. 对于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以下哪项处置措施是不符合规定的?()
A. 为保护科室声誉,对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可以酌情不报
B. 造成事件的药品、器械等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销毁
C. 科室应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D.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可指导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
19. “非预期死亡或者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器官功能丧失”属于哪一级事件?()
A. I级
B. II级
C. III级
D. IV级
20. 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防控范畴?()
A. 加强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
B. 发生事件后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
C. 只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重点关注
D. 减少对患者的安全告知以避免紧张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