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降碳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大学生降碳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研究团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碳中和、碳达峰”的认知及其在日常“衣食住行”中低碳行为的调查研究。
‌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将严格保密,大约需要占用您5-8分钟时间。您的参与对我们至关重要,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您的性别:
您所在的年级:
您所学的专业大类:
第二部分:“碳中和、碳达峰”(以下称为“双碳”)认知度调查
在参与本次调查之前,您是否听说过“双碳”目标?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双碳”相关信息?
您认为“双碳”目标隶属于哪个领域?
您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我国哪些方面有影响?
第三部分:个人低碳行为与实践(衣食住行)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
您购买衣物是否考虑材质的环保性?
您购买衣物的习惯是?
您平均多久购买一次新衣物?
您是否购买过“快时尚”品牌衣物(特点是更新快、价格低、但实用性差)?
您的旧衣物的主要处理方式是?
您的饮食习惯更倾向于?
您点外卖的频率是?
您在点外卖或堂食时,对待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是?
您日常生活中注重垃圾分类吗?
您日常中有剩饭的行为吗?
在宿舍、家中及实验室等,您离开时有关闭电器电源(非待机状态)的习惯吗?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您会主动关掉不必要的灯吗?
夏季天气炎热时您有使用空调的习惯吗?
您夏季使用空调时通常设定的温度是多少?
您洗浴时的平均时长大约是?
清洗衣物时,您会优先选择?
您是否在宿舍/家中使用过“低碳用品”(如玻璃吸管代替一次性吸管、可降解餐具、日用品替换装、可重复使用购物袋)?
您日常出行时,常使用的交通方式是?
您日常出行时是否愿意与他人拼车(如拼出租车、拼私家车)?
您是否会因“低碳”而选择不便利的交通方式(如为坐公交多等10分钟,而非直接打车)?
第四部分:对“低碳生活方式”认知及参与意愿
您对绿色低碳生活的认知是?
您认为以下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是?
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吗?
您认为大学生群体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如何?
第五部分 碳普惠参与态度与意愿  碳普惠(Inclusive Carbon Benefit Mechanism)是一种创新性的生活和消费端减碳机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量化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减排行为,并赋予其市场价值,以激励公众参与绿色低碳行动。‌ 该机制于2015年由广东首次提出并试点,2024年首次被纳入中央政策文件,成为推动“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 “碳普惠”是一种创新机制,通过量化您的低碳行为(如绿色出行、节约用电等),并给予积分、优惠等奖励,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减排。本问卷旨在了解您的看法与行为,为推动校园及社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在参与本次调查之前,您是否听说过“碳普惠”这一概念?
您是否关注过您所在学校的碳普惠相关活动(如低碳打卡、绿色校园积分)?
如果有一个碳普惠平台,记录您的低碳行为并给予积分奖励(如兑换礼品、优惠券),您的参与意愿是?
您认为哪些激励方式最能吸引您参与碳普惠?(可多选)
您认为大学生参与碳普惠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积极参与!
您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为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