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级11月月考考前练习
您的姓名:
您的班级:
1.《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 ( )
A.鲁迅
B.毛泽东
C.朱自清
D.戴望舒
2.《雨巷》的作者是 ( )
A.徐志摩
B.戴望舒
C.艾青
D.闻一多
3.《荷花淀》的作者是 ( )
A.孙犁
B.赵树理
C.丁玲
D.周立波
4.《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 )
A.茅盾
B.朱自清
C.巴金
D.老舍
5.《林黛玉进贾府》选自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6.《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是 ( )
A.欧·亨利
B.莫泊桑
C.契诃夫
D.海明威
7.《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 ( )
A.裴多菲
B.雪莱
C.拜伦
D.济慈
8.《风景谈》的作者是 ( )
A.茅盾
B.巴金
C.朱自清
D.沈从文
9.《灯》的作者是 ( )
A.鲁迅
B.巴金
C.老舍
D.茅盾
10.《红楼梦》的作者是 ( )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曹雪芹
D.吴承恩
11.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的是 ( )
A.《沁园春·长沙》
B.《雨巷》
C.《我愿意是急流》
D.《风景谈》
12.下列作品中,属于短篇小说的是 ( )
A.《荷花淀》
B.《荷塘月色》
C.《雨巷》
D.《沁园春·长沙》
13.下列哪位不属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 )
A.莫泊桑(法国)
B.契诃夫(俄国)
C.欧・亨利(美国)
D.托尔斯泰(俄国)
14.《林黛玉进贾府》中,被称为“凤辣子”的是 ( )
A.林黛玉
B.薛宝钗
C.王熙凤
D.贾探春
15.《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 ( )
A.题目
B.词牌名
C.曲牌名
D.作者名
16.毛泽东曾用过一个笔名,意为以天下为己任,这个笔名是 ( )
A.毛奇
B.子任
C.二十八画生
D.石山
17.下列哪位作家是 “荷花淀派” 的创始人? ( )
A.鲁迅
B.孙犁
C.茅盾
D.老舍
18.被称为 “雨巷诗人” 的中国现代诗人是下列哪一位? ( )
A.徐志摩
B.戴望舒
C.闻一多
D.艾青
19.构成小说的核心 “三要素” 是下列哪一项 ( )
A.时间、地点、人物
B.人物、情节、环境
C.起因、经过、结果
D.语言、结构、主题
20.巴金的 “爱情三部曲”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正确的三部作品名称是 ( )
A.《家》《春》《秋》
B.《雾》《雨》《电》
C.《春蚕》《秋收》《残冬》
D.《幻灭》《动摇》《追求》
21.《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 )
A.万类霜天竞自由
B.层林尽染
C.漫江碧透
D.百舸争流
22.《雨巷》中,“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
A.默默彳亍着
B.冷漠,凄清,又惆怅
C.太息一般的眼光
D.丁香般的惆怅
23.《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 ( )
A.亭亭的舞女的裙
B.田田的叶子
C.袅娜地开着的白花
D.缕缕清香
24.《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 )
A.谁主浮沉
B.谁主江山
C.谁主天下
D.谁主沉浮
25.《沁园春・长沙》中用 “鹰” 和 “鱼” 展现秋景生机的句子是? ( )
A.万类霜天竞自由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6.《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 )” ( )
A.碧天里的星星
B.一粒粒的明珠
C.亭亭的舞女的裙
D.刚出浴的美人
27.《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 )” ( )
A.怅寥廓
B.风华正茂
C.挥斥方遒
D.浪遏飞舟
28.《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 )” ( )
A.粪土当年万户侯
B.激扬文字
C.指点江山
D.挥斥方遒
29.《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 )” ( )
A.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恰同学少年
C.风华正茂
D.指点江山
30.《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 ( )
A.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笼着轻纱的梦
D.牛乳中洗过一样
31.阅读《沁园春·长沙》片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B.“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表现了万物的自由
D.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32.阅读《雨巷》片段:“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下列对“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现实中存在的姑娘
B.指作者想象中的姑娘
C.指作者的亲人
D.指作者的朋友
33.阅读《荷花淀》片段:“她们长大成人了,都是好姑娘,身体都很结实。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描写了姑娘们的外貌
B.描写了年轻人的外貌
C.表现了姑娘们的健康
D.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
34.阅读《荷塘月色》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下列对这段文字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了比喻
B.“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了拟人
C.“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了排比
D.这段文字运用了通感
35.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下列对黛玉心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奇
B.愤怒
C.害怕
D.厌恶
36.阅读《最后一片叶子》片段:“这是最后一片了,”琼希说,“我以为夜里肯定要掉下来的。我听见风在刮。今天,这片叶子会掉下来,同时我也要去了。”下列对琼希的心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待
B.绝望
C.平静
D.愤怒
37.阅读《我愿意是急流》片段:“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下列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理想的追求
C.对爱人的奉献
D.对战争的厌恶
38.《最后一片叶子》中,挽救琼希生命的最后一片叶子是( )画的 ( )
A.休
B.贝尔曼
C.琼希自己
D.医生
39.《灯》中,作者认为灯的作用是 ( )
A.带来光明
B.带来勇气
C.驱散黑暗和恐惧
D.以上都是
40.阅读《荷塘月色》片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下列对这段文字的意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热闹
B.凄凉
C.朦胧
D.欢快
41.阅读《荷花淀》片段:“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下列对姑娘们性格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胆小
B.勇敢
C.自私
D.懦弱
42.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下列对王熙凤性格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诚
B.善良
C.泼辣
D.阿谀奉承
43.阅读《最后一片叶子》片段:“贝尔曼是个失败的画家,他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没有见过他的作品挂出来过。
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下列对贝尔曼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懒惰
B.自信
C.有梦想但未实现
D.骄傲自满
44.《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作者对( )的真挚情感 ( )
A.河流
B.荒林
C.爱人
D.自然
45.“江姐” 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
A.《青春之歌》
B.《红岩》
C.《林海雪原》
D.《铁道游击队》
46.宝玉初见黛玉时,忙上前作揖并说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现其率真性格,这种塑造方法是? ( )
A.侧面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
47.《荷花淀》中写女人们划船寻夫时,“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却仍坚持前往,这种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想法的描写是? ( )
A.侧面描写
B.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
D.环境描写
48.《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是? ( )
A.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49.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下列对贾母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母讨厌王熙凤
B.贾母对王熙凤无所谓
C.贾母对王熙凤不满
D.贾母喜欢王熙凤
50《江姐》一文写了什么? ( )
A.讲述江姐的日常生活趣事
B.歌颂江姐等革命者的坚定信仰与不怕牺牲的精神
C.描写江姐如何学习文化知识
D.记录江姐的家庭琐事
5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舸(gě)
B.沁园春(qìng)
C.浪遏飞舟(jié)
D.橘子洲(jǘ)
5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雨巷(xiàng)
B.彷徨(páng)
C.颓圮(qǐ)
D.丁香结(jié)
5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荷花淀(dìng)
B.凫水(fú)
C.围剿(cháo)
D.菱角(léng)
54.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煤屑(xuè)
B.弥望(mí)
C.袅娜(liǎo)
D.梵婀玲(fán)
5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黛)玉(dài)
B.敛声(屏)气(píng)
C.(懵)懂(méng)
D.忖(度)(dù)
5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生义气
B.苍芒大地
C.风华正貌
D.鱼翔浅底
5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惆伥
B.颓圮
C.冷寞
D.笙萧
5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凫水
B.围剿
C.铜墙铁璧
D.聚精会神
59.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属咐
B.袅娜
C.寂瞭
D.点辍
60.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笨拙
B.放涎无礼
C.倜傥
D.雕梁画栋
6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 )寒秋,湘江北去。
A.独立
B.站立
C.直立
D.耸立
6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她( )在这寂寥的雨巷。
A.徘徊
B.走动
C.彷徨
D.奔跑
6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 )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A.立
B.挺
C.站
D.跳
6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直直
B.曲曲折折
C.平坦
D.狭窄
6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黛玉( )道:“这来者系谁?”
A.纳闷
B.愤怒
C.高兴
D.纳罕
66.下列成语中,能形容《沁园春·长沙》中同学们青春活力的一项是 ( )
A.老气横秋
B.风华正茂
C.垂垂老矣
D.暮气沉沉
67.《林黛玉进贾府》描写王熙凤出场时,主要特点是? ( )
A.安静低调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C.穿着朴素,不引人注目
D.躲在众人身后,不敢说话
68.《荷花淀》中的姑娘们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她们的行为可以用哪个成语概括 ( )
A.胆小如鼠
B.勇敢无畏
C.贪生怕死
D.畏首畏尾
69.《最后一片叶子》中,贝尔曼为了挽救琼希的生命,冒着风雨画叶子,他的行为体现了( )的精神。( )
A.舍己为人
B.自私自利
C.损人利己
D.漠不关心
70.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 “让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 ( )
A.百无聊赖
B.贻笑大方
C.万籁俱静
D.洋洋洒洒
7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7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B.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C.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
D.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7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B.“怎么了?你。”
C.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
D.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
7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B.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D.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7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B.贾母笑道:“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C.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
D.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7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我愿意是急流,( )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游来游去。
A.因为
B.所以
C.只要
D.如果
7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我们没枪,( )有枪就和鬼子干起来!
A.因为
B.所以
C.如果
D.虽然
7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像笼着轻纱的梦。
A.不仅
B.而且
C.既
D.又
7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他虽然读过书,( )忌讳仍然极多。
A.但是
B.所以
C.因为
D.即使
8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天气很冷,( )他只穿了一件单衣。
A.因为
B.所以
C.虽然
D.但是
8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使我感受到了豪情壮志。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错误,我们要总结教训。
C.他的家乡是湖南长沙人。
D.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
8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她们都是好姑娘,身体都很结实。
B.为了增加成绩,我每天坚持早起晚睡。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8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B.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C.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交通受到了影响。
D.他工作认真,得到了好评。
8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B.我们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C.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D.他分析问题很深刻。
8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黛玉纳罕道:“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我们要加强锻炼,防止不生病。
C.他的家乡是四川成都人。
D.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
8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8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的一项是 ( )
A.我愿意是急流,在崎岖的路上经过。
B.我愿意是荒林,勇敢地作战。
C.万类霜天竞自由。
D.叶子和花像笼着轻纱的梦。
88.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的一项是 ( )
A.她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
B.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歌声。
D.光与影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89.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B.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C.叶子像笼着轻纱的梦。
D.白花羞涩地打着朵儿。
90.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通感的一项是 ( )
A.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像舞女的裙。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91.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他被大家选为班长。
B.我愿意是急流。
C.叶子像舞女的裙。
D.她们是好姑娘。
92.下列句子是感叹句的一项是 ( )
A.你明天能来吗?
B.这景色真美啊!
C.他每天都坚持锻炼
D.请不要大声喧哗。
93.将下面的“被”字句 “女人的手被苇眉子划破了” 转换成正确的 “把” 字句,应该是哪一项? ( )
A.女人的手把苇眉子划破了。
B.苇眉子划破了女人的手。
C.苇眉子把女人划破了。
D.苇眉子把女人的手划破了。
94.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B.他是泼皮破落户儿。
C.微风送来清香。
D.我愿意这样做吗?
95.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A.你明天务必交作业!
B.请问你能帮我吗?
C.喂,把书递给我!
D.你这题做得太差了!
96.下列句子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
A.谁主沉浮?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吗?
C.这来者系谁?
D.难道你不觉得他勇敢吗?
9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A.贾母笑道:“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B.你怎么这么笨!
C.我命令你马上过来!
D.这件事你必须听我的!
98.下列句子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谢谢老师的指导。
B.请你帮我一下,好吗?
C.你这种做法太不对了,赶紧改!
D.对不起,弄坏了你的笔。
99.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A.他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假一天,望您准假。”
B.你给我站住!
C.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
D.你必须做好这件事!
100.下列句子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请问洗手间在哪里?
B.感谢你的帮助!
C.你这衣服真难看!
D.对不起,打扰你了。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