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级11月月考考前练习

您的姓名:
您的班级:
1.《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 ( )
2.《雨巷》的作者是 ( )
3.《荷花淀》的作者是 ( )
4.《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 )
5.《林黛玉进贾府》选自 ( )
6.《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是 ( )
7.《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 ( )
8.《风景谈》的作者是 ( )
9.《灯》的作者是 ( )
10.《红楼梦》的作者是 ( )
11.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的是 ( )
12.下列作品中,属于短篇小说的是 ( )
13.下列哪位不属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 )
14.《林黛玉进贾府》中,被称为“凤辣子”的是 ( )
15.《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 ( )
16.毛泽东曾用过一个笔名,意为以天下为己任,这个笔名是 ( )
17.下列哪位作家是 “荷花淀派” 的创始人? ( )
18.被称为 “雨巷诗人” 的中国现代诗人是下列哪一位? ( )
19.构成小说的核心 “三要素” 是下列哪一项 ( )
20.巴金的 “爱情三部曲”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正确的三部作品名称是 ( )
21.《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 )
22.《雨巷》中,“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
23.《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 ( )
24.《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 )
25.《沁园春・长沙》中用 “鹰” 和 “鱼” 展现秋景生机的句子是? ( )
26.《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 )” ( )
27.《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 )” ( )
28.《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 )” ( )
29.《沁园春・长沙》中,“携来百侣曾游,( )” ( )
30.《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 ( )
31.阅读《沁园春·长沙》片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2.阅读《雨巷》片段:“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下列对“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3.阅读《荷花淀》片段:“她们长大成人了,都是好姑娘,身体都很结实。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4.阅读《荷塘月色》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下列对这段文字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5.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下列对黛玉心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6.阅读《最后一片叶子》片段:“这是最后一片了,”琼希说,“我以为夜里肯定要掉下来的。我听见风在刮。今天,这片叶子会掉下来,同时我也要去了。”下列对琼希的心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7.阅读《我愿意是急流》片段:“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下列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8.《最后一片叶子》中,挽救琼希生命的最后一片叶子是( )画的 ( )
39.《灯》中,作者认为灯的作用是 ( )
40.阅读《荷塘月色》片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下列对这段文字的意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41.阅读《荷花淀》片段:“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下列对姑娘们性格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42.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下列对王熙凤性格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43.阅读《最后一片叶子》片段:“贝尔曼是个失败的画家,他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没有见过他的作品挂出来过。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下列对贝尔曼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44.《我愿意是急流》表达了作者对( )的真挚情感 ( )
45.“江姐” 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
46.宝玉初见黛玉时,忙上前作揖并说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现其率真性格,这种塑造方法是? ( )
47.《荷花淀》中写女人们划船寻夫时,“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却仍坚持前往,这种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想法的描写是? ( )
48.《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是? ( )
49.阅读《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下列对贾母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50《江姐》一文写了什么? ( )
5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5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5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54.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5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5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5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5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59.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60.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6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 )寒秋,湘江北去。
6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她( )在这寂寥的雨巷。
6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 )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6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6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黛玉( )道:“这来者系谁?”
66.下列成语中,能形容《沁园春·长沙》中同学们青春活力的一项是 ( )
67.《林黛玉进贾府》描写王熙凤出场时,主要特点是? ( )
68.《荷花淀》中的姑娘们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她们的行为可以用哪个成语概括 ( )
69.《最后一片叶子》中,贝尔曼为了挽救琼希的生命,冒着风雨画叶子,他的行为体现了( )的精神。( )
70.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 “让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 ( )
7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7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7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7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7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7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我愿意是急流,( )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游来游去。
7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我们没枪,( )有枪就和鬼子干起来!
7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7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他虽然读过书,( )忌讳仍然极多。
8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天气很冷,( )他只穿了一件单衣。
8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8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8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8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8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8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8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的一项是 ( )
88.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的一项是 ( )
89.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90.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通感的一项是 ( )
91.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
92.下列句子是感叹句的一项是 ( )
93.将下面的“被”字句 “女人的手被苇眉子划破了” 转换成正确的 “把” 字句,应该是哪一项? ( )
94.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95.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96.下列句子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
97.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98.下列句子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
99.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100.下列句子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