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与知识水平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预防医学的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与知识水平的问卷调查。随着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大学生已成为主要受害群体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您对网络诈骗的认知情况,以期为校园反诈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数据仅用于整体分析。填写大约需要5-7分钟。您的参与对我们至关重要,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大五
研究生及以上
3. 您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大约为:
1500元及以下
15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0元以上
第二部分:诈骗认知与辨别能力
说明:请根据您的判断,选择您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4. 一个自称是“淘宝客服”的人打电话给您,准确说出了您的订单信息,并称商品有质量问题要为您办理“退款”,需要您提供短信验证码。您会?
A. 对方信息准确,相信他并提供验证码
B. 挂断电话,通过官方APP或网站联系官方客服核实
C. 按照对方指示操作,但不会提供银行卡密码
D. 没遇到过,不知道该怎么办
5. 您的朋友通过QQ/微信向您借钱,并声称情况紧急。您首先应该做什么?
A. 朋友有难,立即转账
B. 要求对方发送一段语音或进行视频通话以确认身份
C. 通过电话或见面等方式向朋友本人核实
D. 怀疑是诈骗,但不知道如何验证
6. 如果您点击了一个不明链接后,发现手机出现卡顿、乱弹广告等情况,首先应该怀疑什么?
A. 手机硬件坏了,需要维修
B. 运营商网络问题
C. 可能感染了木马病毒,个人信息有泄露风险
D. 不清楚原因
第三部分:个人行为与安全意识
7. 您在设置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时,通常会?
A. 使用生日、手机号等简单易记的数字
B. 使用与其他网站/APP相同的密码
C. 设置独立的、包含字母和数字的复杂密码
D. 使用密码管理器生成并保存
8. 在连接公共Wi-Fi(如商场、咖啡馆)时,您会进行以下哪些操作?
A. 和在家一样,正常登录所有账号
B. 只浏览网页,不进行登录操作
C. 绝对不进行任何支付、转账等敏感操作
D. 我会使用VPN来确保安全
9. 您如何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票据等纸质材料?
A. 直接扔掉
B. 撕成两半后扔掉
C. 将姓名、电话、地址等关键信息涂抹或撕碎
D. 统一收集起来烧掉
第四部分:诈骗经历与应对
10. 您或您身边熟悉的同学朋友,是否有过遭遇网络诈骗的经历?
A. 我自己曾经被骗过
B. 我没有,但我熟悉的同学/朋友有过
C. 听说过,但身边没有熟悉的人被骗
D. 从未听说过
11. 如果您确信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您的第一反应是?(可多选)
A. 立即冻结银行卡并修改密码
B. 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C. 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报警
D. 感到羞愧,不想告诉任何人
E. 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五部分:反诈教育需求与渠道
12.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网络诈骗信息?(可多选)
A. 学校安全教育课程/讲座
B. 辅导员/班群通知
C. 公安机关/反诈中心宣传(如公众号、传单)
D. 新闻媒体/电视节目
E. 社交媒体(如抖音、B站、微博)
F. 家人朋友告知
13. 您认为以下哪种反诈宣传形式对您最有效?(可多选)
A. 专题讲座/报告会
B. 情景剧/短视频(如反诈小剧场)
C. 真实案例剖析推送
D. 互动式模拟演练(如模拟诈骗电话)
E. 知识竞赛/有奖问答
14. 您最希望了解关于哪类网络诈骗的更深层次信息?(可多选)
A. 兼职刷单/虚假招聘类
B. 冒充客服/公检法类
C. 虚假购物/交易类(游戏账号、二手物品)
D. 情感诈骗(“杀猪盘”)
E. 木马病毒/链接诈骗
F. 校园贷/虚假征信类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您的每一个回答,都在为构建更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