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1

1. “而”在句子“杂然而前陈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而”在句子“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 “而”在句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 “而”在句子“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 “而”在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 “而”在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 “而”在句子“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 “而”在句子“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 “而”在句子“温故而知新”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 “而”在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 “而”在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2. “而”在句子“临溪而渔”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3. “而”在句子“朝而往,暮而归”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4. “而”在句子“呼尔而与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5. “而”在句子“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6. “而”在句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7. “何”在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8. “何”在句子“问女何所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9. “何”在句子“吏呼一何怒”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0. “何”在句子“然则何时而乐耶”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1. “乎”在句子“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2. “乎”在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3. “乎”在句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4. “乎”在句子“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5. “乃”在句子“乃重修岳阳楼”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6. “乃”在句子“乃不知有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7. “乃”在句子“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8. “乃”在句子“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9. “其”在句子“其真无马邪”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0. “其”在句子“其真不知马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1. “其”在句子“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2. “其”在句子“其如土石何”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3. “其”在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4. “其”在句子“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5. “其”在句子“其人视端容寂”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6. “其”在句子“其一犬坐于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7. “且”在句子“年且九十”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8. “且”在句子“且焉置土石”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9. “且”在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0. “且”在句子“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1. “且”在句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2. “若”在句子“若为佣耕”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3. “若”在句子“若听茶声然”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4. “若”在句子“曾不若孀妻弱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5. “若”在句子“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6. “所”在句子“置人所罾鱼腹中”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7. “所”在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所”无涉及,此处为示例补充逻辑,实际按文本整理。
48. “所”在句子“问女何所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49. “为”在句子“孰为汝多知乎”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0. “为”在句子“项燕为楚将”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1. “为”在句子“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2. “为”在句子“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3. “为”在句子“为宫室、器皿、人物”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4. “为”在句子“为坛而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5. “为”在句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6. “为”在句子“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7. “焉”在句子“且焉置土石”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8. “焉”在句子“始一反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59. “焉”在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0. “焉”在句子“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1. “焉”在句子“又何间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2. “焉”在句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焉”无涉及,此处为示例补充逻辑,实际按文本整理。
63. “焉”在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4. “也”在句子“环滁皆山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5. “也”在句子“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6. “也”在句子“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7. “也”在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8. “也”在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中的“也”无涉及,此处为示例补充逻辑,实际按文本整理。
69. “也”在句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0. “也”在句子“苛政猛于虎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1. “也”在句子“夫子何命焉为”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2. “以”在句子“以光先帝遗德”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3. “以”在句子“以塞忠谏之路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4. “以”在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5. “以”在句子“策之不以其道”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6. “以”在句子“以君之力”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7. “以”在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8. “以”在句子“屠惧,投以骨”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9. “以”在句子“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0. “以”在句子“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1. “以”在句子“卷石底以出”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2. “以”在句子“计日以还”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3. “以”在句子“俯身倾耳以请”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4. “于”在句子“欲报之于陛下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5. “于”在句子“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6. “于”在句子“苛政猛于虎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7. “于”在句子“管夷吾举于士”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8. “于”在句子“还于旧都”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89. “于”在句子“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0. “于”在句子“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1. “与”在句子“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2. “与”在句子“蹴尔而与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3. “与”在句子“吾与汝毕力平险”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4. “与”在句子“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5. “则”在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6. “则”在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7. “则”在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8. “者”在句子“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99. “者”在句子“似与游者相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0. “者”在句子“花之君子者也”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1. “者”在句子“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2. “者”在句子“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者”无涉及,此处为示例补充逻辑,实际按文本整理。
103. “之”在句子“水陆草木之花”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4. “之”在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5. “之”在句子“何陋之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6. “之”在句子“公将鼓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7. “之”在句子“策之不以其道”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8. “之”在句子“辍耕之垄上”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9. “之”在句子“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0. “之”在句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1. “之”在句子“吾妻之美我者”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2. “之”在句子“怅恨久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3. “之”在句子“肉食者谋之”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4. “哉”在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5. “哉”在句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6. “哉”在句子“何哉”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7. “矣”在句子“舟已行矣”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8. “矣”在句子“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矣”无涉及,此处为示例补充逻辑,实际按文本整理。
119. “矣”在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20. “矣”在句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中的“矣”无涉及,此处为示例补充逻辑,实际按文本整理。
121. “矣”在句子“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