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社交现状研究

标签化社交是指人们在社交中用简洁的“标签”(如身份、兴趣、特质关键词)定义自己或他人,再基于标签筛选社交对象、建立连接的模式。
 
核心是用“关键词浓缩社交属性”(比如“考研党”“咖啡爱好者”“汉服同袍”),降低社交筛选成本,常见于校园社群、兴趣平台等场景。
您的性别:
您的年龄段:
1. 你的MBTI人格类型是?(若未测试过,可简单自测后填写,或选“未测试”)
2. 你认为MBTI标签能帮助他人快速了解你吗?(1-5分量表,1=完全不能,5=完全能)
3. 你在社交平台(如朋友圈、小红书)会主动给自己贴标签吗?(单选)
4.你在日常社交中(线上/线下)最常接触到的社交标签类型是什么?(可多选,)
5. 你认为社交标签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
6.你觉得社交标签最明显的劣势是什么?(可多选,)
7.你会因为某个社交标签的流行度(如“Citywalk搭子”“早C晚A人”)而尝试给自己贴上该标签吗?(单选)
8. 当你在社交中介绍自己时,是否会优先提及核心社交标签?(单选)
9. 当他人用你不认可的标签定义你时,你的感受是?(单选)
10.你认为标签化社交更容易让人找到同频好友,还是更容易造成人际偏见?(单选)
11..你是否担心标签化社交会让自己变得“固化”(不敢突破标签定义)?(单选)
12. 你认为社交标签的“保质期”(即你会持续使用同一个标签的时间)通常是多久?(单选)
13.为了减少社交标签带来的片面认知,你更倾向于采取哪种方式?(单选)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