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用户信息传播与认知影响调查问卷
尊敬的用户:您好!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红书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及对用户认知的影响,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所有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隐私。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请问您是否是小红书的注册用户并存在日常使用习惯?
A. 是(请继续作答)
B. 否(问卷结束,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2. 您平时刷小红书的频率大致是?
A. 几乎每天都刷
B. 每周 3-5 次
C. 每周 1-2 次
D. 每月 1-3 次
3. 您刷小红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
A. 获取穿搭、美妆、美食等生活攻略
B. 追踪新闻热点和社会事件
C. 学习知识技能
D. 看娱乐、搞笑内容放松心情
E. 浏览旅游、家居等“种草”内容
F. 查看产品评测和消费决策
G. 其他
4. 您在小红书上刷到最多的内容类型是?
A. 个人经验分享与生活记录
B. 知识科普与深度分析类笔记
C. 新闻时事与热点事件的讨论
D. 纯娱乐、搞笑、情感故事类内容
E. 商业广告和产品推广
5. 您在小红书上是否刷到过事后被证实为“完全虚假”或“严重夸大”的新闻/消息?
A. 多次刷到过
B. 有过一两次印象
C. 好像没有,或者我没注意到
D. 我从不关心信息的后续
6.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现在会出现高度逼真的伪造图片、视频或音频。您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把握能识别出这类内容?
A. 我非常有把握,能通过细节分辨出来
B. 有一定把握,但不确定能否识别所有
C. 不太有把握,感觉它们和真的差不多
D. 完全没把握,根本分辨不出
7. 当官方机构与小红书上的热门博主对同一事件的表述完全相反时,您更倾向于相信谁?
A. 更相信官方机构的说法
B. 更相信我长期关注、认为可信的博主
C. 谁都不完全信,会自己去多方查证
D. 感到困惑,不知道谁是对的
8. 当小红书给您推送一个您完全不熟悉的争议性社会热点时,您通常会怎么做?
A. 只看推送的几条高赞笔记和热门评论,形成初步看法
B. 主动搜索该事件,并特意查看持不同立场的博主是如何分析的
C. 只相信和我原有价值观相近的博主的解读
D. 感觉太复杂,直接划走,不关心
9. 算法推荐让您更容易看到认同的观点。当您刷到一条与您原有观点截然相反、但逻辑清晰且点赞很高的笔记时,您第一反应是?
A. 感到不舒服,立刻划走或点“不感兴趣”
B. 会看完,但目的是为了找漏洞反驳它
C. 会仔细阅读,并思考“他为什么这么想”,尝试理解不同立场
D. 如果很多人点赞,可能会动摇我原来的看法
10. 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为例,在事件初期,如果您在小红书上刷到,您的第一反应更接近以下哪种?
A. 同情女生,认为男生的行为不妥
B. 谴责男生,并可能在评论区表达支持女生
C. 保持中立,认为“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待更多事实
D. 认为在事实不清时公开指控他人,本身即不妥
11. 回顾您在小红书上刷到的关于“中国发展”的内容,您感觉哪类帖子在数量和声量上更占优势?
A. 主要集中在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扶贫成就、基建突破 等方面
B. 主要集中在 社会矛盾、民生问题、个别负面案例 等方面
C. 两者比例相对均衡,我都能刷到
D. 我很少刷到或从未注意 这类宏观议题的内容
12. 您认为,长期浏览小红书,是否会让您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变得更为片面或情绪化?
A. 有明显感觉,自己变得更容易被煽动情绪
B. 有一定影响,但我自己会警觉和调整
C. 没有影响,我能清晰区分网络情绪和现实
D. 说不清楚
13. 综合来看,您认为小红书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塑造您对社会的整体认知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A. 提供了一个 多元、立体 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
B. 放大了 个别、负面 的案例,让我感觉问题比实际更严重
C. 让我更关注 个人生活与情感,对社会宏观叙事兴趣下降
D. 它只是一个 娱乐工具,对我的社会认知没有实质性影响
问卷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耐心回答。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