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析后卷11-22
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
一、单选题
1.胰岛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IR表示胰岛素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体空腹血糖的含量稳定在3.9~6.1 mmol/L
B.③与IR结合后,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
C.图示中,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2种刺激,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D.若②与肝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发生障碍,会引发糖尿病
2.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另取一脊蛙,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不出现搔扒反射。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实验3证明了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
3.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建立与消退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
B.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
C.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D.非条件刺激对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维持都是必不可少的
4.B细胞与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被活化的过程如图所示。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质,CD40L是Th细胞活化后表达的蛋白质,BCR和TCR是细胞表面的受体,CD40、MHCⅡ、CD28均为细胞表面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活化B细胞的两个信号分别来自抗原刺激和Th细胞
B.抗原—MHCⅡ复合物与TCR结合不能直接活化Th细胞
C.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的功能就是活化后产生抗体
D.图中B细胞与Th细胞采取不同的方式识别同一抗原
5.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得主发现了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主动调节的方式抑制存在于正常机体内潜在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例如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在乳腺癌等恶性疾病中已发现调节性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能够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没有影响
B.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数量可能会较多
C.可以通过降低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D.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增加提高了乳腺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可能性
6.辅助性T细胞(Th)表面具有两大类接受调控细胞活化所需的复杂结构,一类是Th细胞膜的必要组分,如CD28分子,它与相应信号分子结合为Th活化提供必需的第二信号,以完成Th的增殖和分化;另一类只在活化的Th表面,如CTLA-4和PD-1,它们通过与相应信号分子结合向Th发出抑制信号,阻断活化Th的增殖、分化及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28、CTLA-4和PD-1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APC将抗原处理后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Th,是Th活化的第一信号
C.第二信号缺失或功能障碍,会导致B细胞不能活化,但细胞免疫不受影响
D.癌细胞可通过PD-1抑制Th活化,从而逃逸免疫系统的“追杀”
7.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大多数激素属于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发生的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8.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溶菌酶与抗生素混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效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有多种,因此溶菌酶的作用不具有专一性
B.抗生素与溶菌酶混合使用,能提高溶菌酶的活性
C.可使用适量溶菌酶治疗因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
D.低温时溶菌酶活性很低,溶菌酶应在低温下保存
9.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DH敏感性下降或缺失,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多尿、口渴、低渗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口渴”说明尿崩症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正常成年人的排尿受大脑皮层、脊髓的分级调节
C.尿崩症患者排尿多说明排尿反射出现异常
D.注射外源性醛固酮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尿崩症
10.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实验小组为了检测牛痘重组病毒疫苗(ta-HPV)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将若干健康小鼠均分为三组:①甲组小鼠注射ta-HPV,适宜条件饲养15天,小鼠正常,然后注射HPV继续饲养15天,小鼠仍正常;②乙组小鼠不处理,相同且适宜条件饲养15天,小鼠正常,然后注射HPV继续饲养15天,小鼠全患宫颈癌;③将甲组已免疫小鼠的血清注射到丙组小鼠体内后再注射HPV,相同且适宜条件饲养30天后,小鼠未患宫颈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注射HPV后,甲组小鼠体内的抗体浓度峰值大于乙组
B.注射HPV后,乙组小鼠体内的抗体浓度峰值早于甲组
C.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二次免疫反应强于初次免疫
D.丙组的实验结果说明甲组已免疫小鼠的血清中有抗体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