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缓解疲劳、助眠类产品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C. 不愿透露
2. 您所在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及以上
3. 您是否能区分“缓解疲劳/助眠类药品”(如褪黑素片、咖啡因片)与“同类保健品”(如护眼软糖、褪黑素软糖)?
A. 能清晰区分(知道两者批准文号、功效宣称差异)
B. 大概知道有区别,但说不清楚具体差异
C. 完全分不清,觉得都是改善状态的产品
4. 您是否使用过缓解疲劳或助眠类药品(如褪黑素片、复方咖啡因片等,需明确标注“国药准字”)?
A. 从未使用过
B. 偶尔使用(每月1-2次)
C. 经常使用(每周1-3次)
D. 频繁使用(每周4次及以上)
5. 若您使用过这类药品,是通过哪种渠道获取的?(可多选)
A. 医院医生开具处方
B. 校外药店直接购买(无需处方)
C. 线上药店购买
D. 同学/朋友赠送
E. 其他(请注明:)
6. 您使用前是否了解该药品的“适用症状”(如褪黑素适用于倒时差、睡眠节律紊乱)?
A. 详细了解,确认自己符合适用情况
B. 大致了解,觉得和自己的问题匹配
C. 没特意了解,只知道能缓解疲劳/助眠
D. 完全不了解
7. 您是否关注过所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依赖风险)?
A. 每次使用前都会查看说明书确认
B. 使用前看过一次,后续没再关注
C. 听说过可能有副作用,但没看具体说明
D. 完全没关注过
8. 您是否使用过缓解疲劳或助眠类保健品(如叶黄素胶囊、褪黑素软糖等,标注“国食健字”)?
A. 从未使用过
B. 偶尔使用(每月1-2次)
C. 经常使用(每周1-3次)
D. 频繁使用(每周4次及以上)
9. 您是否知道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如护眼保健品不能治近视、助眠保健品不能治失眠症)?
A. 明确知道,且不会用保健品替代药品
B. 知道有这个说法,但偶尔会用保健品缓解症状
C. 不太确定两者的替代关系
D. 不知道这个说法
10. 您选择这类药品/保健品时,是否会优先参考“成分表”(如查看褪黑素含量、是否含咖啡因)?
A. 一定会,成分是首要考虑因素
B. 会看,但更关注品牌/价格
C. 偶尔看,主要听别人推荐
D. 从不看
11. 若您未使用过这类药品,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 担心有不良反应或依赖风险
B. 觉得是药三分毒,能不用就不用
C. 不知道自己的情况是否适合用药
D. 不知道去哪里买正规药品
E. 其他(请注明:)
12. 您是否通过课程、科普文章等渠道,学习过“大学生合理使用缓解疲劳/助眠类药品”的知识?
A. 系统学习过(如上过相关健康课、看过多篇专业科普)
B. 零散了解过一些(如刷到过短视频科普)
C. 很少了解,只听过产品名称
D. 完全没了解过
13. 您平均每周因学习/工作熬夜(超过0点)的次数大概是?
A. 从不熬夜
B. 1-2次
C. 3-4次
D. 5次及以上
14. 若您感觉疲劳/失眠严重,是否会优先选择“就医咨询医生”而非自行用药/保健品?
A. 一定会,先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B. 可能会,但如果没时间就先自行买产品
C. 不会,觉得只是小问题,自己买产品就行
D. 没想过,看当时的情况
15. 您对大学生“合理使用缓解疲劳/助眠类药品”有什么建议?(开放性问题,可选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