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的标题
您的姓名:
91. “五藏”中与“藏血”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2. “五藏”中与“统血”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3. “五藏”中与“行血”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4. “五藏”中与“藏神”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5. “五藏”中与“藏魂”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6. “五藏”中与“藏意”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7. “五藏”中与“藏魄”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98. “五藏”中与“藏志”功能无关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99. 《五藏别论》中“别论”的含义是:
A. 分别论述
B. 特别论述
C. 另类论述
D. 补充论述
100. 《五藏别论》的核心思想是:
A. 强调六腑的重要性
B. 区分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C. 论述奇恒之腑的形态
D. 说明五藏与六腑的相互关系
1. 《素问·太阴阳明论》主要论述的是哪两条经脉的关系?
A. 手太阴与手阳明
B. 足太阴与足阳明
C. 手太阴与足阳明
D. 足太阴与手阳明
2. “太阴阳明为表里”中,“表里”是指:
A. 互为表里经
B. 互为表里脏腑
C. 互为表里气血
D. 互为表里阴阳
3. “阳道实,阴道虚”中的“道”是指:
A. 道路
B. 规律
C. 道理
D. 方法
4. 下列哪项是“阳受之”的病因?
A. 饮食不节
B. 起居不时
C. 贼风虚邪
D. 情志内伤
5. “阴受之”的病因主要是:
A. 外感六淫
B. 饮食起居内伤
C. 情志过极
D. 劳倦过度
6. “阳受之则入六府”中,“六府”不包括:
A. 胃
B. 胆
C. 三焦
D. 心
7. “阴受之则入五藏”中,“五藏”不包括:
A. 肝
B. 肺
C. 胃
D. 心
8.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说明阳经病变的特点是:
A. 由表入里
B. 由上而下
C. 由下而上
D. 由里出表
9.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说明阴经病变的特点是:
A. 由里出表
B. 由下而上
C. 由上而下
D. 由表入里
10.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是因为:
A.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
B. 风为阴邪,其性重浊
C. 风为湿邪,其性黏滞
D. 风为寒邪,其性收引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