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中的情绪表达:高校青年\n心理健康状况\n与情绪化消费行为调查问卷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高校青年心理健康与情绪化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本问卷旨在了解您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消费行为特征。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作答,您的参与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 你的性别
男
女
2. 你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一
研二
研三
3. 你的专业类别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其他
4. 你的月均生活费
1000元以下
1000-2000元
2001-3000元
3001-4000元
4000元以上
5. 你主要的消费支付方式
现金
银行卡
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宝等)
其他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请根据近3个月的实际情况作答)
6. 请根据近3个月的实际情况对以下描述进行评价
完全不符合
不太符合
一般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我能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我对自己的情绪有较好的掌控力
我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兴趣和热情
我能与同学、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能通过合理方式调节自身情绪(如运动、倾诉等)
我对自己的评价较为积极正面
我经常感到焦虑、烦躁或低落
我会因失败或挫折陷入长时间的负面情绪
我容易因小事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情绪化消费行为调查(请根据近3个月的实际情况作答)
7. 请根据近3个月的实际情况对以下描述进行评价
几乎没有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是
感到开心、兴奋时,会主动购买非必需物品庆祝
情绪低落、焦虑或压力大时,会通过购物缓解负面情绪
看到他人分享好物或受广告刺激时,会冲动下单
因孤独、无聊而购物打发时间
为了融入群体、获得他人认可而购买特定商品(如潮流服饰、电子产品)
8. 请根据近3个月的实际情况对以下描述进行评价
几乎没有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是
购物前未做规划,看到喜欢的就直接购买
购买后发现商品并非必需,产生后悔情绪
会因促销活动(打折、满减等)超预算消费
线上购物时,会因直播间氛围、主播推荐而冲动下单
消费后能获得短暂的愉悦感,但很快消失
9. 您最常因情绪驱动购买的商品/服务类型
服饰鞋包
美妆护肤
零食饮料
电子产品
娱乐充值(游戏、视频会员等)
餐饮美食
书籍文具
健身运动
旅游出行
其他
10. 近3个月,您因情绪冲动消费的频率
每月0-1次
每月2-3次
每月4-5次
每月6-10次
每月10次以上
11. 您是否意识到自己存在“情绪化消费”行为
完全没意识到
偶尔意识到
经常意识到
一直清楚
12. 对于自己的情绪化消费行为,您的态度是
无所谓,开心就好
想改变,但难以控制
尝试过改变,有一定效果
已成功调整,很少情绪化消费
13. 您认为高校青年产生情绪化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