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大学生对劳动合同解除制度认知的调查问卷
1. 您是否了解《劳动合同法》中关于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A. 非常了解,能准确说出法律条款
B. 基本了解,知道核心内容
C. 不太了解,仅听说过相关概念
D. 完全不了解
2. 您认为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的核心认定条件是?
A. 劳动合同订立时无法预见的变化
B. 用人单位主观经营策略调整导致的变化
C. 仅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变化
D. 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的合同无法履行
3. 下列哪种情形,您认为最可能属于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A. 企业因市场萎缩进行大规模裁员
B. 企业被兼并重组,原工作岗位撤销
C. 用人单位负责人变更
D. 劳动者所在部门临时调整工作内容
4. 您是否清楚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需优先履行的程序是?
A. 直接提前 30 天通知劳动者
B. 先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C. 立即支付经济补偿金
D. 向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5. 您认为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直接解除合同的行为属于?
A. 合法解除
B. 程序瑕疵,需补正后有效
C. 违法解除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实践认知题
1. 若您所在单位因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拟解除劳动合同,您最关注的是?
A.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B. 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具体方案
C. 解除程序的合法性
D. 后续就业帮扶措施
2. 您认为 “客观情况” 的认定主体应为?
A. 用人单位单方认定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认定
C. 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
D. 劳动行政部门
3. 您是否了解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计算依据?
A. 非常清楚,能准确计算
B. 基本清楚,知道按工作年限计算
C. 不太清楚,仅知道需支付
D. 完全不清楚
4. 若企业以 “经营战略调整导致岗位撤销” 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您认为该理由是否属于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A. 属于,经营战略调整是客观变化
B. 不属于,这是企业主观决策
C. 不确定,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D. 不清楚相关认定标准
5. 您认为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最有效的维权方式是?
A. 与用人单位协商沟通
B.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C. 申请劳动仲裁
D. 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深度认知题
1. 您认为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与 “经济性裁员” 的核心区别在于?
A. 适用的企业规模不同
B. 解除的程序要求不同
C. 适用的法定情形不同
D. 经济补偿的标准不同
2. 您是否了解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若未提前 30 天通知,需额外支付的工资标准?
A. 非常清楚,按劳动者上一个月工资支付
B. 基本清楚,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C. 不太清楚,仅知道需额外支付
D. 完全不清楚
3. 您认为司法实践中,认定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的关键因素是?
A. 原工作岗位是否存续
B. 劳动者是否具备其他岗位的胜任能力
C. 用人单位是否提供合理的岗位调整方案
D. 继续履行合同是否显失公平
4. 若用人单位因 “企业迁移” 解除劳动合同,您认为以下哪项是其合法解除的必要条件?
A. 提前 30 天书面通知劳动者
B. 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工作地点未达成一致
C. 支付经济补偿金
D. 以上都是
5. 您认为当前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下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A. “客观情况” 的认定标准模糊
B. 用人单位解除程序的监管不足
C. 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过高
D. 经济补偿的标准过低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