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群体文化失语症现状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年轻人群体文化失语症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对年轻人文化表达与认知的影响。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数据仅用于研究分析。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作答,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1. 您的年龄段
18-22岁
23-26岁
27-30岁
2. 您的最高学历
高中及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以上
3. 您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时长
1小时以内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以上
4. 文化失语症是否对您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是
否
5. 您常用的网络新媒体平台类型
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
长视频平台(如优酷、腾讯视频)
AI生成内容平台(如ChatGPT、文心一言)
在线阅读/资讯平台
6. 您在日常交流中,是否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或表情包代替完整语句
几乎总是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不
7. 当您想表达复杂情感或观点时,对以下方式的依赖程度
非常依赖
比较依赖
一般
不太依赖
完全不依赖
直接使用AI生成文案
引用短视频中的热门台词/片段
使用表情包或颜文字
自己组织语言文字表达
求助他人帮忙表达
8. 您认为自己用文字清晰、准确表达内心想法的能力如何
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9. 与3年前相比,您现在主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如诗词、名著)的频率
明显增加
略有增加
基本不变
略有减少
明显减少
10. 您是否曾因过度依赖AI生成内容(如文案、回答),而忘记如何独立组织语言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不
11. 您认为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和碎片化特点,对您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了哪些影响
难以进行长篇连贯表达
语言表达趋于简单化、同质化
对复杂词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影响深度思考和表达
没什么影响
12. 在需要手写(非打字)表达较长文本时,您是否会频繁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频繁出现
偶尔出现
很少出现
几乎不出现
13. 您对以下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评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
不太了解
非常不了解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
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常见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与人物
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的认知
14. 您认为AI技术的发展,对年轻人的独立思考和原创表达能力整体上是促进还是抑制
显著促进
略有促进
没有影响
略有抑制
显著抑制
15. 您认为当前年轻人群体在文化表达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例如词汇贫乏、表达同质化等)
16. 您对改善年轻人群体可能存在的文化失语现象有什么建议或看法?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