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 被动运输教材通关
5分钟,100分!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滴滴垒成山。在无人问津的地方历练,在万人瞩目的时候出现!
姓名:
班级:
人工智能1班
人工智能2班
人工智能3班
人工智能4班
人工智能5班
人工智能6班
创新1班
创新2班
创新3班
创新4班
创新5班
创新6班
创新7班
创新8班
创新9班
创新10班
创新11班
创新12班
1.关于教材62页问题探讨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B. 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渗透方向就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C.当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随着漏斗内液面上升,水柱产生的压力会加快漏斗内水分子向外扩散的速率
2.关于教材62页问题探讨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依然大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
B. 若往漏斗内加入少量蔗糖分子,则平衡时液面上升的高度会变大
C.渗透平衡时,如果从漏斗内吸出高出烧杯内的液面溶液,再次平衡时液面上升的高度比原始上升高度小
D.若往漏斗内加入蔗糖酶,让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则平衡时液面上升的高度比原始上升高度小
3.教材中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外界氯化钠溶液略低于细胞质浓度时,红细胞吸水后不会胀破。
B. 当外界溶液为清水时,红细胞会失水涨破,是因为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
C.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蔗糖分子。红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如果达到渗透平衡时红细胞没有胀破,此时红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临床上用生理盐水输液,是因为生理盐水与血浆浓度的一致,血细胞不会过度吸水或失水导致形态和结构上的异常
4.教材中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壁
B. 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C.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成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包括细胞核
D.水进出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是指水经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
5.教材中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本实验使用的是低倍显微镜,用显微镜一共观察3次,前两次是一次对照,可发现细胞质壁分离,后两次也是一次对照,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B. 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C.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缩小,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但细胞体积基本保持不变,是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的伸缩性。
D.植物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6.图甲是图乙实验过程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图像,图乙为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时的操作步骤,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蔗糖溶液后,图甲洋葱细胞的紫色可能会逐渐加深
B.图甲细胞此时的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图乙操作步骤D的观察结果可能是图甲细胞状态
D.图乙所示操作因缺乏分组设置故不属于对照实验
7.说法错误的是()
A. 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B. 物质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运输和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小分子有机物的运输都属于此扩散。
C.葡萄糖、氨基酸等一些小分子有机物不能自由穿过细胞膜,需要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
D.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需要消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才能完成跨膜运输
8.说法错误的是()
A. 载体蛋白只允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发生自身构象的变化。
B.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 扩散形式进出细胞,但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9.对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言,说法错误的是( )
A. 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物质运输的速率。
B. 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因而某些物质运输的速率还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
C.此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速率还受温度的影响。
D.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
10.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以判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B.图甲中随着细胞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运输速率会变慢
C.图甲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只能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扩散
D.图乙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只受物质浓度的影响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