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24分)
希望 盼望 渴望
①科学家们______通过不懈研究,找到治疗这种罕见病的有效方法。
②长期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们,最______的就是能迎来一场及时雨。
③奶奶每天站在村口张望,______着外出求学的孙子放假回家团聚。
二、阅读 (共76分)
阏(yān)伯取火
阏伯是帝喾(kù)的儿子,被帝喾派往商丘主管东方天空中那颗明亮的商星。
阏伯发现祭祀商星的人类没有火种,抓住了野兽只能连毛带血地吃生肉,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于是,他决定到天庭“盗”取火种。趁着去天庭报告工作的机会,他拿到了火种。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藏。第一次的“盗”火行动失败了。
回到商丘,阏伯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当阏伯再一次上天的时候,他来到天火旁边,点燃了一条特意带来的粗草绳。他吹灭草绳的明火,只剩下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吃上了熟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
阏伯“盗”火的事情,很快被天神发现。为了夺回火种,天神向人间降下一场大洪水。只见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滚滚而来的洪水淹没了田野和村庄。人类措手不及,许多生命和火种一同消失在洪水之中。阏伯让百姓都去逃难,自己则留在祭祀商星的高台上,看护最后的火种。
洪水消退之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但是,阏伯却永远闭上了双眼。为了纪念阏伯,人们把祭祀商星的高台改名叫“阏伯台”。这个祭台现在仍留存于河南省商丘市,阏伯“盗”火的神话也一直流传在民众中间。
(选自《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河南卷》,有改动)
蠕虫的高级黏合剂
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的水域,曾经发现了许多分量很重、大小不一的怪异“石块”。这类物体乍一看像是多孔的石块,上面的空洞也像是被浪潮多年冲刷的结果,但仔细瞧后才发现:那些空洞非常奇特,虽然密密麻麻,但又各自独立;石块材料并不是礁石,而是细沙子、碎石屑和贝壳碎块等的混合物。更让人惊讶的是,空洞里面竟然居住着许多沙塔蠕虫。
原来,这些布满空洞的石块竟然是沙塔蠕虫精心建造的“公寓”。这些有趣的“公寓”是如何建造的呢?
在建造“公寓”的过程中,这种小蠕虫先不断把单个沙粒、贝壳和其他散落的骨屑,小心翼翼地用它们像胡须一样的触手紧紧抓住,然后将其拖入口中抹上自己的唾液,最后把这些粘有唾液的材料再放置到“公寓”的四周。就这样历经数周,拥有一定长度的孔洞型“公寓”就慢慢建成了。有了自己的“公寓”,这些小家伙每天只要守候在“公寓”门口,就可以任凭潮涨潮落、风吹日晒了。同时它们还可以轻松捕捉到由浪潮涌动给它们送上门来的食物。
科学家最近发现,沙塔蠕虫建筑“公寓”所用的黏合技术就是目前人类苦苦寻觅的骨科黏合的高级技术。此前人类对骨骼裂伤的弥合普遍采用的是金属加固技术,但这迫使一些金属不得不长时间或永久停留在伤者的骨头里。此外,人类发明的骨头黏合剂也不尽如人意,这种黏合剂不但在肌肉组织中牢固度差,而且还会引起生理免疫反应。
为此,科学家专门对沙塔蠕虫的生物黏合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唾液是一种天然的物黏合剂。这种黏合剂是以蛋白质为主的化合物,蛋白质中包含了磷酸盐、胺类以及促黏合的生物分子,而且这种神奇的化合物在水中也不会分解。接着,科学家又模仿沙塔蠕虫的生物黏合技术,研制成了仿生黏合剂。 (选自杂志《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为此,科学家专门对沙塔蠕虫的生物黏合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唾液是一种天然的物黏合剂。这种黏合剂是以蛋白质为主的化合物,蛋白质中包含了磷酸盐、胺类以及促黏合的生物分子,而且这种神奇的化合物在水中也不会分解。接着,科学家又模仿沙塔蠕虫的生物黏合技术,研制成了仿生黏合剂。
(选自杂志《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材料一】
10月24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绿美广州 精彩全运”新闻发布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玥介绍了广州在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方面的最新进展。
作为赛会期间重要生态文化活动,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秋季场)将于近期举行,届时将与广州国际灯光节深度融合,打造“白天赏花、夜晚观灯、全天享赛”的缤纷场景。同期,还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广州)公园文创大会等系列特色项目,全方位提升市民游客的绿色获得感和体验感。
【材料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第三批门票来啦!本次第三批售票涵盖的18个体育项目,兼顾竞技性与群众关注度。
其中广东赛区13个项目,包括十五运会羽毛球、篮球(男子成年组、女子成年组、女子22岁以下组、女子18岁以下组)、武术(套路)、游泳、举重、自行车(竞速小轮车)、皮划艇(静水、激流回旋)、攀岩和射击(飞碟)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中山、佛山和东莞5个城市。
香港赛区3个项目,均为残特奥会竞体项目:硬地滚球、轮椅击剑和乒乓球(TT11)项目。
澳门赛区2个项目:十五运会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三人篮球。
各项目开售时间:广东赛区13个项目将于10月16日上午10点上线销售;澳门赛区三人篮球、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项目将于10月18日上午10点上线销售;香港赛区3个项目具体上线销售时间将于近期另行公告,请密切关注官方网站信息。
为保障公众便捷购票,组委会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粤港澳三地同步的立体购票网络,线上渠道包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票务网站和官方票务小程序;线下渠道包括官方门票销售服务网点、场馆售票亭(项目开赛前2日启用)及旅行社官方门票代理机构。
【材料三】
开幕式上,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鳌鱼”的亮相。在广州日报新花城发起的十五运会开幕式名场面投票中,暂时位列第一。
在广东文化中,“鳌”与“魁”谐音,既承载着科举夺魁的传统寓意,更在商业语境中延伸为“行业领先、市场夺冠”的财富祈愿。
作为“鲤跃龙门”传说中的祥瑞之兽,鳌鱼在岭南文化中象征着独占鳌头、步步高升。那条让观众惊艳的巨大鳌鱼,在会场中翻腾游动,设计团队保留了龙头、鱼身,但将凤尾鲤鱼的大尾巴嫁接进来,让它在游弋过程中更飘逸。鱼身则参考了金龙鱼,融入红色、黄色、金色、蓝色等岭南浓郁用色,寓意着事业成功与好运连连。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噼哩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掏鸟窝去。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选自舒立《童年往事》,有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