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语言被“网”住了吗
添加问卷说明
1. 你是什么?
纯人类
嘉豪,嘉欣
混的入
高雅人士
东西
伪人
益虫
猪妞
奥特曼
其他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先来个“用户画像”)
2. 你的网龄是?
三年以下(萌新出村)
三到八年(资深村民)
八年以上(江湖老炮)
我呼吸的就是Wi-Fi (骨灰级网民)
3. 你平均每天的“冲浪”时长是?
1小时以内(浅尝辄止)
1到3小时(适度娱乐)
3到6小时(深度用户)
6小时以上(快和手机锁死了)
第二部分:核心问题(看看你的“语言装备库”)
4. 你在聊天的时候是否会习惯性发表情包?
是
否
5. 你离了表情包是否会觉得词穷,不会聊天了?
是
否
6. 你的口头禅或说话中的成分是否会夹杂着一些网络热梗?
不带热梗
带热梗
自创热梗
7.
当你想表达一种极致的赞美时,你第一反应会用什么词?
传统派:太棒了!精彩!无与伦比!
简洁派:牛!强!顶!
网络新词派:YYDS!绝绝子!泰酷辣!
表情包/梗图派:直接甩图,一切尽在不言中。
8. 你的输入法是否已经“深度联网”?以下哪种情况你最常遇到?
打拼音直接出梗(比如打“xh”首选“笑死”)
想打正经词,结果被网络热词“插队”
我的输入法很“高冷”,依然坚守传统
我主要靠语音输入,说完发现全是网络用语
9. 需要写一段超过200字的个人陈述或学习汇报时,你的状态更接近?(多选)
文思泉涌型:框架清晰,下笔流畅,毫无压力。
挤牙膏型:需要反复琢磨,写得断断续续,有点痛苦。
缝合怪型:习惯性先上网搜“模板”和“范文”,然后进行组合。
提笔忘字型:想法很多,但组织成通顺的长句子非常困难。
10. 面对一篇没有图片、全是长段落的深度文章,你能坚持读完吗?
毫无压力,享受沉浸式阅读
有点吃力,需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基本读不下去,希望有“课代表”总结一下
直接拖到最后看结论
11. 你更喜欢阅读哪种形式的网络内容?
短平快的段子、弹幕、微博
图文并茂的公众号长文
视频(如抖音、B站),信息获取更轻松
深度专题报道或电子书
第三部分:观点态度(听听你的“终极审判”)
12. 整体来看,你认为网络对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影响是?
利大于弊:让我表达更鲜活、更贴近时代。
弊大于利:让我的语言变得贫乏、碎片化。
双刃剑:有好有坏,取决于自己如何利用。
无感:没啥明显影响。
13. 对于“网络用语入侵传统语言”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
欢迎派:语言本就该与时俱进,生动有趣。
排斥派: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和美感。
吃瓜派:就是个自然现象,火了就凉,不用太在意。
区分派:在特定圈子和非正式场合用用挺好,但正式场合要避免。
14. 你想说的话(◍╹x╹◍)
问卷到此结束!感谢你贡献的这份宝贵的“语言样本”。
无论你的语言是“典藏版”还是“联名限定款”,都是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印记。愿我们都能在网络的浪潮中,既能轻松玩梗,也能妙笔生花。
祝你在现实与网络世界,都能表达自如!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