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融入中小学教学场景,不同形态与功能的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但校际差异和教师个体差异仍存在。本研究基于组织支持(政策、培训)和个体特征(数字素养、经验),分析教师技术观念与行为的影响机制。
作答要求:
1. 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无对错之分。
2. 量表题(1-5分)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低”,5表示“非常同意/非常高”。
3. 分类题(如性别、年龄)请勾选最符合的选项。
4. 完成时间约6-9分钟,感谢您的耐心参与!
二、 教师身份相关因素(3题)
1.您认为“优秀教师”是否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水平。
2.您将信息技术应用视为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3.您周围的同事对掌握新技术的认同情况。
三、制度文化因素(3题)
1.学校领导对您在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期望程度。
2.您所在学校相关制度对教师使用技术的明确要求程度。
3.您所在学校中信息技术应用优秀的教师是否会在学校受到表彰。
四、期望与反馈(9题)
1.您认为掌握使用智能教学平台很复杂。
2.您在操作智能平台(如备课系统)时是否需要向同事或其它渠道求助。
3.您所在学校提供的培训资源(如工作坊、在线课程)能提升您的技术应用能力
4.使用信息技术能提升您的教学效率(如备课、批改作业、个性化辅导)。
5.您认为信息技术对个性化教学(如辅助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的帮助程度。
6.信息技术应用能有效支持“教-学--评”一体化流程。
7.您认为学生参与度因技术使用而提高。
8.学生的反馈对您使用技术行为的影响程度。
9.同事的评价对您使用技术意愿的影响程度。
五、使用意向、行为及兼容性(10题)
1.您计划在下一学期增加技术使用频率。
2.您是否因技术使用效果的反馈而调整教学策略。
3.您对学习新技术用于教学的态度。
4.您每周在备课中使用相关平台或技术的次数。
5.您在课堂中使用相关技术的时长占比。
6.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您教育理念的一致程度。
7.相关技术的使用是否与您的教学习惯一致。
8.技术功能不能满足您的核心需求。
9.您所在学校配备有以下设备或系统(多选):
10.您认为当前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如智能平台、AI工具)最大的挑战或难题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您是否上过教育技术类课程:
5.您所在学校的学段:
6.您所在学校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