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段:
3. 您目前的职业状态是?
4. 您的最高学历是?

第二部分:信息接触与认知广度

5. 您关注航天邻域重大新闻(如探月、空间站)的频率是?
6. 当您看到探月工程的新进展时,您通常会?
7.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信息

第三部分:认知深度与理解

8. 您是否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
9. 在您看来,“嫦娥工程”与“中国探月工程”的关系是?
10. 您如何理解“鹊桥”中继星在嫦娥四号任务中的核心作用?
11. 您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的后续科学研究的了解程度是?
12. 您认为以下哪项是中国探月工程已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

第四部分:价值认同与意义感知

13. 总体而言,您如何评价您对中国探月工程的了解程度?
14. 中国探月工程的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增强了您的民主自豪感?
15. 您如何看待中国在探月工程上的投入?
16. 您认为中国探月工程目前的国际影响力处于何种水平?
17. 您是否看好中国未来实现载人登月并建设月球科研站的计划?
18. 您认为中国在后续探月活动中,应最侧重于哪个方面?
19. 在您看来,发展探月工程对中国的核心价值在于?

第五部分:科普教育与参与意愿

20. 您是否曾参观过航天主题的博物馆、科技馆或研学基地?
21. 如果有机会,您参与航天主题研学活动的意愿是?
22. 您认为航天研学活动对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作用如何?
23. 您当前认为航天科普存在的不足有?
24. 吸引您参加高质量航天研学活动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25. 您认为此类研学基地应改进的方面是?
26. 您认为,除了直接投身科研,公众支持航天事业的有效方式是?
第六部分:延伸思考与模式探讨
27. 探月工程的“逐梦精神”与“严谨工程”两个特质,您认为哪个对公众的激励更大?
28.
 您认为未来探月工程的成果,最应该优先惠及的领域是?
29. 您认为中国航天在科普中,其展现的形象是?
30. 您认为中国航天在科普中,其展现的形象是?

第七部分:主观题
31. 如果请您向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提问,您最想询问的一个问题是?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