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题库

1.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2.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进步和解放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境界格局是()。
3.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4.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
5.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是()。
6.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在这“六个必须坚持”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
7. 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
8.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9. 在“四个自信”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
10. 中国共产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判断的基本依据是()。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2. 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
1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
16.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
17. 在“四个全面”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18. 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
19.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2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是()。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
22. 激励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是() 。
23.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即() 。
24. 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我国提前了() 。
25. 实现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 。
26. 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在于,它是() 。
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在“五个必由之路”中,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 。
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2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 。
30. 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 。
32.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是() 的自身优势。
34. 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一位的能力是()。
35. 在我国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党的() 。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核心是() 。
37.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
38.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 。
39.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 。
40.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其中,“知”是() 。
41. 一个政党观察、认识、处理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是() 。
42. 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是() 。
43. 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
45.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
46. 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是() 。
47.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 。
48.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会议是() 。
49. “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和首要任务是()。
50.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是() 。
51.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想前提是() 。
52. 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的是() 。
53. 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是() 。
54.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 。
55.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
56.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57.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
58. 新发展理念中,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
59. 根据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
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新时代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是()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
62.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处理好()。
63. 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 。
64.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 。
65.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是() 。
66. 引领国家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67. 支撑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石是() 。
6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 。
69. 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是() 。
70. 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的是() 。
()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对于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发挥我国发展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
72. 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是() 。
73. 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 。
74. 做好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是() 。
7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是() 。
76.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回答的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77.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的源头是()。
78. 我国面临着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其根子是()。
79.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
8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
8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
82. 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
83. 历史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生命是()。
84. 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是()。
85.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是()。
8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
87. 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
88.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
89. 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是()。
90.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是()。
91. 民族团结之本是()。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
93.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
94.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
95. 全面依法治国涉及一系列重大关系、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其中,政治和法治的关系集中反映在()。
9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9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
98.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 作为首要任务。
99. 我国法治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的鲜明特征是()。
100.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101.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
10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关键在于()。
103.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
104.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
105. 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是()。
106.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是()。
107.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是()。
108. 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是()。
109.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位要求是()。
110. 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放在首位的是()。
111. 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指的是()。
112.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
1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114.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最大的民生是()。
115. 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是()。
116.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117.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是()。
118.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针是()。
119. 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是()。
120. 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发挥初次分配的() 作用。
121. 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是()。
122. 理念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先导,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其中,共建是社会治理的()。
123.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
124.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
125. 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
126. 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 和谐共生问题。
127. 中国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 年前实现碳中和。
12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这说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必须()。
129.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牢牢守住()。
130. 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社会安定的风向标,指的是()。
131. 民族复兴的根基是()。
132. 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指()。
133.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时间是()。
134. 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是在()。
135.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136.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是()。
137. 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将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138.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其中作为应对各领域安全风险挑战首要任务的是维护()。
139. 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140. 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的是()。
141. 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
142. 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重要保证是()。
143. 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是()。
144. 决定事业兴衰成败,最大的政治是() 。
145.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指的是()。
146. 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指的是()。
147. 根据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
148. 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
149.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实现形式指的是()。
150. 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础是()。
“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是()。
152. 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
153.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最早提出针对的是()。
154. 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指的是()。
155. 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是()。
156.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是()。
157.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必须坚持党中央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统一的()。
158. 坚持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统一的()。
159.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是()。
160. 把握国际形势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这体现了正确的()。
161.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162.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
163.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
164. 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
165. 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是()。
166. 我国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167. 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总目标是()。
168. 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人类的共同理想是()。
169. 发展的前提、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各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指的是()。
170. 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171.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
172.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的时间是()。
17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
174. 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是()。
175. 把党锻造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
176.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
177. 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
178. 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是()。
179. 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
180.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181. 新时代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是()。
182.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
183.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184. 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是加强()。
18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相结合。
18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指()。
18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188. “两步走”战略安排中,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
18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190.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的一条红线是()。
191. 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
192. 孕育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的伟大觉醒是()。
193.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其中明确了改革的鲜明指向和时代要求的是()。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94.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195. 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是()。
19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基础指的是()。
197.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198.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是()。
199.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200.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大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其中,两大文明指的是()。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