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伪造接触对大学生群体信息行为影响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本问卷旨在科学探究“深度伪造” 技术接触与大学生信息行为(如信息搜索、偶遇、传播等)的关联,所有问题均无对错之分,仅用于学术研究。

本次调查实行完全匿名制,您填写的所有数据仅作统计分析使用,我们将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绝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非研究用途。

问卷填写预计耗时5—8分钟,请您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如实作答。若填写过程中需暂停,可保存页面后续继续;若决定退出,随时关闭页面即可。您的每一份反馈对本研究都至关重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
1. 您的性别:
2. 您的教育阶段 / 年级:
3. 您的专业类别(可多选,若 “其他” 请补充):
4. 您每天使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B 站等)的累计时长:
二、深度伪造认知基础
在进入后续问题前,我们想先了解你对 “深度伪造” 的基本认知情况,方便后续更精准地分析相关行为:
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 是一种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进行图像或视频合成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大样本学习,将个人的声音、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拼接合成虚假内容。最常见的应用是AI换脸技术,此外还包括语音模拟、人脸合成、视频生成等。
基于以上信息,请对下面问题进行回答。
5. 你是否了解 “深度伪造” 技术?
6. 在你看来,以下哪些类型的信息 / 内容可能是经过深度伪造处理的?(可多选)
7. 你判断一条内容是否为深度伪造时,通常会关注哪些特征?(可多选)
三、深度伪造接触情况(李克特 5 点量表:1 = 非常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符合,4 = 比较符合,5 = 非常符合)
8. 我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疑似深度伪造的内容(如 AI 换脸视频、AI 模拟名人语音、AI 生成的虚假新闻画面等)
9. 我接触过的疑似深度伪造内容类型较多样(如娱乐八卦类、社会热点类、新闻资讯类、科普知识类等)刷到、单条内容观看超过 1 分钟等)
10. 看到标注 “AI 生成”“深度伪造” 的内容时,我会主动点击查看(如好奇内容形式、想了解技术效果等)
11. 我主要通过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接触到疑似深度伪造内容
四、信息行为测量(李克特 5 点量表:1 = 非常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符合,4 = 比较符合,5 = 非常符合)
(一)信息搜索与处理行为
12. 搜索信息(如新闻、热点事件)时,我会频繁检查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如官方媒体账号、正规机构网站等)
13. 若怀疑某条信息是深度伪造的,我会立即停止浏览或使用该信息(如不保存、不引用)
14. 我会主动学习辨别深度伪造内容的方法(如观察画面细节:人脸光影不协调、表情僵硬;核对多平台信息等)保存、不引用)
(二)信息偶遇与规避行为
15. 刷社交媒体时偶遇疑似深度伪造的内容,我会快速划走,不愿过多停留
16. 若多次在某个账号看到疑似深度伪造内容,我会取消关注该账号以减少接触
17. 偶遇不确定真伪的信息时,我会暂时搁置,不急于下 “真实” 或 “虚假” 的判断
(三)信息传播行为
18. 遇到不确定是否为深度伪造的内容,我会先验证其真实性(如查官方通报、对比多来源)再决定是否转发
19. 为了获得社交认同(如朋友点赞、评论互动),我会转发看起来有话题性的疑似深度伪造内容
20. 发现他人在社交圈传播疑似深度伪造内容时,我会提醒对方 “该内容可能不实,建议核实”
五、媒介信任与认知感知(李克特 5 点量表:1 = 非常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符合,4 = 比较符合,5 = 非常符合)
21. 我信任主流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发布的音视频信息
22. 我对社交媒体上普通用户自发发布的音视频信息(如个人账号拍的 “现场视频”)持怀疑态度
23. 我常常难以区分网络音视频是 “真实拍摄” 还是 “深度伪造生成”
24. 我会因担心遇到深度伪造内容而减少在部分平台的信息获取(如不再刷某类短视频、不看非官方新闻号)
六、媒介素养与社交媒体依赖(李克特 5 点量表:1 = 非常不符合,2 = 不太符合,3 = 一般符合,4 = 比较符合,5 = 非常符合)
(一)媒介素养(深度伪造辨别能力)
25. 我能通过画面细节(如人脸与背景光影不匹配、嘴唇动作与声音不同步)辨别部分深度伪造视频
26. 我会通过 “交叉验证”(如对比多个权威平台信息、查事件时间线)判断内容是否为深度伪造
27. 我了解深度伪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如知道依赖 “生成对抗网络”、需要大样本数据训练),这有助于我辨别内容
(二)社交媒体依赖
28. 我每天必须频繁刷社交媒体(如每隔 1 小时就看一次),否则会感到不适应(如焦虑、无聊)
29. 我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常常远超预期(如计划看 10 分钟,实际看了 1 小时)
30. 我获取新闻、热点事件等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交媒体,很少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

恭喜您完成所有问题!再次衷心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调查。您的反馈将为“深度伪造技术治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祝您学习顺利、生活愉快!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