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考核

1. 基本信息:
姓名:
部门:
工号:
2.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手消毒
3. 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符合无菌要求
4. 评估患者病情,询问过敏史,询问大小便,体位舒适,便于操作
5.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组织情况(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及静脉情况(充盈度及弹性),选择合适的血管及部位。
6. 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解释输血的目的
7. 双人核对医嘱,核对病人,核对配血单,核对血制品的标签信息、血制品的质量,血制品包装袋是否完好。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献血者编号/血制品袋编号/条形码、血型,血液成分,数量,有效期、外观。
8. 用物准备
治疗无菌盘、消毒液、棉签、弯盘、止血带、小枕(必要时)、治疗巾、一次性手套、留置针,输血器、透明敷贴、胶布,生理盐水、速干手消毒剂;巡视卡、输血输液卡,注射本、输液架、锐器盒、医用垃圾袋、生活垃圾袋等
9. 两人核对患者身份,核对医嘱、核对血制品,核对血型
10. 两人洗手,戴口罩
11. 生理盐水消毒后连接输血器,将输血器排气。
12. 扎止血带,选择静脉,松止血带,第一次消毒皮肤,消毒直径≥8cm,待干
13. 准备敷贴、写上日期时间、穿刺者、检查留置针
14. 戴手套,扎止血带,第二次消毒
15. 打开留置针反折针翼3秒,持回血腔平行拔去护针帽
16. 打开留置针穿刺:
(1)进针前再次核实患者姓名,与手腕带、医嘱执行单一致
17. 打开留置针穿刺:
(2)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回血腔,食指按住推送板,针尖斜面向上15~30°直刺血管
18. 打开留置针穿刺:
(3)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cm,右手单手送管,透明导管内见第二次回血,将导管完全推送入静脉内
19. 打开留置针穿刺:
(4)敷料固定:松止血带,交代患者松拳,拿3M敷料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方式放置透明敷料,先塑型,按压整片敷料,边按压边去除纸质边框(注意留出肝素帽位置)
20. 用左手中指按压套管尖端血管,食指固定针座(V型手法),右手撤出针芯,置于锐器盒内,连接注射器,推注注射器,观察留置针通畅情况
21. 连接输血器,固定导管,输血器与穿刺血管呈U型固定(勿压迫穿刺血管),贴好标识.(视情况予甲板固定)
22. 以无菌技术将输血器针头移入储血袋塑料管内,缓慢将血袋倒挂于输液架上。调节输血速度,先缓慢滴入15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填写输液巡视卡。
23. 撤去小枕,止血带
24. 第三次核实患者身份,划本签名
25. 健康教育
(2)输血过程不适症状观察与告知
26. 健康教育
(1)输液常规(输液速度、总滴注时间)
27. 健康教育
(3)疾病相关健康宣教或相关药物知识(作用、不良反应)
28. 操作结束,消毒液快速手消毒
29. 输血过程观察
1.输血开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需要调节滴速。
30. 输血过程观察
2.输血过程中经常巡视病人情况,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前一个小时,输血开始最初15分钟,输血结束后60分钟内均需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31. 输血过程观察
3.输血器4小时更换一次,输两袋以上的血制品时每袋血制品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
32. 输血过程观察
4.输血后的储血袋放专门的冰箱保存,送回检验科保存24小时。
33. 输血完成后
1.核对患者身份
34. 输血完成后
2.连接生理盐水注射器冲管。拔除留置针,撕除透明敷贴手法正确,按压针口5分钟。
35. .患者体位合理、舒适,床单位整洁
36. 用物清理用物,分类放置(口述)
37. 动作轻巧、规范、熟练
38. 关爱患者,贴近临床实际
39. 整体性、计划性好,沟通良好
40. 回答问题
1.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时,怎么处理?
41. 回答问题
2.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的表现时怎么处理?
42. 请上传考核图片
选择文件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