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席制+工作室”模式实施成效与挑战的微调研
调研说明: 本次微调研旨在精准评估“首席制+工作室”模式的实施成效,并诊断其深化过程中面临的具体挑战。您的反馈对优化该模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调研匿名进行,预计耗时5-7分钟。
1.您的身份是:
校级首席教师
工作室成员教师
学校管理者
学区专家/教研员
2.您所在工作室主要聚焦的体育项目领域是:(如:篮球、田径、足球、武术、体操、羽毛球等)这将帮助我们分析小众项目的特殊需求
3.您参与或接触“首席制+工作室”模式的时间:
不到半年
半年至1年
1-2年
2年以上
4.专业共同体构建:与以往相比,您认为本模式在促进“经验流动与智慧众筹”方面的效果如何?
效果显著
比较有效
一般
效果有限
无明显效果
5.内生动力激活:下列哪些因素是您参与工作室活动的主要动力?(请选择最符合的1-3项)
解决真实教学问题
实现教育价值的成就感
明确的专业成长需求
目标明确、成果导向的工作方式
学校行政要求或考核压力
职称评审需要
6. 专业内涵重塑:通过参与工作室,您在哪些方面能力提升最为明显?(请选择最符合的1-3项)
课程研发与设计能力
科学化训练方法
教育科研能力
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跨学科整合能力
其他:
7. 成果产出价值:您认为工作室产出的成果(如教学模式、课例、课题)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
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模式
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促进了团队教师的专业成长
获得了奖项或上级认可
8.资源匹配度:您所在领域(如武术、体操等小众项目)能否获得前沿的理念,足够专业、对口的首席导师指导?
资源充足,理念前沿,指导精准
有指导,但专业性有待提升
资源匮乏,理念陈旧,难以获得有效指导
(若选择后两项)您最希望获得哪类资源的支持?
9.评估机制公平性:在当前工作室的集体成果(如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中,您认为评估机制能否公平地衡量每位成员的个人贡献?
非常公平,贡献度清晰可见
比较公平,但有待优化
一般,存在“搭便车”现象
不太公平,难以量化个人付出
您认为改进评估机制的关键是什么?
10.技术赋能实效:智慧研修平台、AI课堂分析等技术在您的工作室中应用情况如何?
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已有应用,但效果有待提升
偶尔使用,流于形式
几乎未使用
(若选择后两项)阻碍技术有效应用的主要障碍是?
11. 个性化发展:如果鼓励成立“微项目小组”(如足球游戏化、体能数字化),您是否有兴趣基于个人专长牵头或参与?
非常有兴趣
有兴趣,但需要支持
不确定
兴趣不大
12.成果转化激励:目前工作室的成果在您的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中是否得到有效且令人满意的体现?
是,得到了充分认可
是,但认可度不及预期
仅有少量体现
基本没有体现
13. 综合反馈:您认为当前推行“首席制+工作室”模式面临的最核心的挑战是什么?请就此提出一条您认为最迫切的改进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