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您的姓名:
1.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核心定义是( )
A.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B. 药品在超剂量使用时出现的有害反应
C. 患者因个体差异对药品产生的耐受反应
D. 药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毒性反应
2. 以下属于药品不良反应中“新的ADR”的是( )
A. 某降压药说明书已注明“头痛”,患者用药后出现头痛
B. 某抗生素说明书未提及“肝功能异常”,患者用药后出现转氨酶升高
C. 患者因过量服用退烧药出现胃出血
D. 患者对某中药成分过敏,说明书已标注“过敏体质慎用”
3. 医疗机构发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在( )内向所在地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A. 24小时
B. 3个工作日
C. 15个工作日
D. 立即
4. 以下不属于A型不良反应特点的是( )
A. 与剂量相关
B. 可预测
C. 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D. 与药理作用无关
5.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在ADR监测中的核心职责是( )
A. 收集、评价并报告本企业药品的ADR
B. 对医疗机构的ADR报告进行审核
C. 组织患者进行ADR赔偿协商
D. 监督药品经营企业的储存条件
6. 某患者因肺炎使用头孢曲松钠,用药第3天出现皮疹,停药后缓解,再次用药后皮疹复发。该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估最可能为( )
A. 肯定
B. 很可能
C. 可能
D. 无法评估
7. 以下属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是( )
A. 轻度恶心,未影响日常生活
B. 过敏性休克,需急救
C. 用药后出现轻度头晕,持续1小时
D. 皮肤轻微瘙痒,无需处理
8.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关联性评价”由( )填写。
A. 患者
B. 临床医生
C.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
D. 药师
9. 中药注射剂的ADR特点不包括( )
A. 以过敏反应为主
B. 与剂量无关
C. 可能涉及多系统损害
D. 与配伍禁忌相关
10. 某药品在上市前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肝损伤,但上市后大量使用中发现部分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这种现象属于( )
A. 药品质量问题
B. 迟发反应
C. 上市后监测的必要性
D. 患者个体差异
11. 以下关于ADR报告“可疑即报”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仅报告明确由药品引起的反应
B. 对无法确定是否与用药相关的反应也应报告
C. 只报告说明书中已列出的反应
D. 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确认后再报告
12. 医疗机构发现死亡病例的ADR,应( )
A. 24小时内通过国家ADR监测系统报告
B. 立即通过电话或传真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材料
C. 3个工作日内报告
D. 与患者家属协商后再报告
13. 以下不属于ADR监测目的的是( )
A.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B. 为药品退市提供依据
C. 提高药品疗效
D. 促进合理用药
14. 某儿童患者使用庆大霉素后出现听力下降,属于( )
A. A型不良反应(剂量相关)
B. B型不良反应(特异性反应)
C. 毒性反应
D. 后遗效应
15. 药品经营企业在ADR监测中的主要职责是( )
A. 收集并报告所经营药品的ADR
B. 对ADR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C. 修改药品说明书
D. 开展ADR学术研究
16. 以下关于“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短期内出现3例以上相同或相似反应
B. 需立即向所在地省级药监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
C. 仅指严重的ADR
D. 可能涉及同一批号药品
17. 某患者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出现消化道出血。该ADR的可能诱因是( )
A. 药物相互作用
B. 患者年龄
C. 药品质量
D. 用药剂量
18. 以下ADR报告中,需要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是( )
A. 患者使用维生素C后出现轻度腹泻(说明书已注明)
B. 患者使用某新药后出现肝衰竭(说明书未提及)
C. 患者因自行增加降压药剂量导致低血压
D. 患者对中药贴剂胶布过敏(非药物成分)
19.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每( )提交一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20. 以下不属于ADR监测技术手段的是( )
A. 自发报告系统(SRS)
B. 医院信息系统(HIS)自动预警
C. 药品疗效追踪调查
D. 队列研究
答案:C
解析:ADR监测关注安全性,疗效追踪不属于监测手段;自发报告、HIS预警、队列研究均为常用监测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 )
A. A型(剂量相关)
B. B型(剂量无关)
C. C型(迟发或长期效应)
D. D型(撤药反应)
2. 医疗机构在ADR监测中的职责包括( )
A. 建立ADR监测管理制度
B. 对本机构内ADR进行收集、报告
C. 对患者进行ADR知识宣教
D. 修改药品说明书
3. 以下属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形有( )
A. 导致患者住院治疗
B. 出现剥脱性皮炎(重症皮肤反应)
C. 用药后出现头痛,持续2小时
D. 新生儿出现先天畸形
4.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
A.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B. 药品信息(通用名、批号)
C. 反应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措施
D. 因果关系初步判断
5. 以下可能影响ADR发生的因素有( )
A. 患者年龄(如儿童、老年人)
B. 药物相互作用
C. 遗传因素(如G6PD缺乏症)
D. 药品储存条件(如温度过高)
6.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ADR监测中的义务包括( )
A. 建立专门的ADR监测部门
B. 对收集的ADR进行分析、评价
C.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如修改说明书、暂停销售)
D. 向社会公开ADR监测数据
7. 以下属于中药ADR特点的有( )
A. 多与中药注射剂相关
B. 可能涉及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
C. 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
D. 与药材产地、炮制方法相关
8.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理原则包括( )
A. 立即暂停使用相关药品
B. 及时救治患者
C. 向监管部门报告
D. 隐瞒事件以避免恐慌
9. 以下关于ADR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区别,正确的是( )
A. ADR是合格药品的正常反应,质量事故是不合格药品导致
B. ADR不可避免,质量事故可通过监管避免
C. ADR需报告,质量事故需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D. ADR与用药目的无关,质量事故与用药目的直接相关
10. 因果关系评估的依据包括( )
A. 时间相关性(用药与反应的先后顺序)
B. 合理性(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ADR类型)
C. 撤药反应(停药后是否缓解)
D. 再激发反应(重新用药是否再现)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