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物外渗知识考核
本次考核旨在评估护理人员对药物外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请认真作答。
1. 以下哪种药物外渗后最易引起组织坏死?
生理盐水
5%葡萄糖注射液
甘露醇
维生素C注射液
2. 药物外渗后,下列哪项处理措施是错误的?
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针头
局部热敷
根据药物性质采取相应处理
3. 静脉输液过程中,预防药物外渗的关键措施是?
选择粗直血管
提高穿刺技术
加强巡视观察
快速输液
4.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
局部疼痛
回血良好
皮肤温度改变
5. 当化疗药物外渗时,护士应立即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通知医生
更换输液部位
局部封闭
停止输液并保留针头
6. 以下哪种血管通路发生药物外渗的风险最高?
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留置针
头皮钢针
PICC导管
7. 药物外渗后,局部冷敷的适宜时间一般为?
5-10分钟
15-20分钟
30-60分钟
2-3小时
8. 对于血管活性药物外渗,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较为合适?
局部涂抹喜辽妥软膏
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
局部使用酚妥拉明湿敷
无需特殊处理
9. 预防药物外渗,在选择输液部位时应优先考虑?
远离关节处
靠近心脏处
下肢静脉
多次穿刺部位
10. 药物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程度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药物性质
外渗药物剂量
外渗后处理时间
患者年龄
11. 输液过程中发现患者输液部位肿胀、疼痛,护士首先应?
加快输液速度
调整针头位置
检查回血
拔除针头重新穿刺
12. 下列哪种药物外渗后不宜进行冷敷?
多巴胺
氯化钙
长春新碱
紫杉醇
13. 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护士应做到的是?
化疗药物稀释后立即输注
输液过程中让患者自行调节滴速
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不适再巡视
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和部位
14. 药物外渗后,局部封闭治疗的目的是?
止痛
促进药物吸收
中和药物毒性
防止感染
15. 以下哪项不是导致药物外渗的原因?
血管脆性增加
输液速度过快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患者合作良好
16. 高渗溶液外渗后,局部处理的主要原则是?
促进吸收
稀释药物
降低局部渗透压
热敷
17. 静脉输液时,若发现药物外渗,应在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的内容不包括?
外渗时间、部位
药物名称、浓度
处理措施及效果
患者家属联系方式
18. 对于外周静脉留置针,为预防药物外渗,一般建议留置时间不超过?
24小时
48小时
72-96小时
7天
19. 药物外渗后,局部使用解毒剂的最佳时间是?
外渗后1小时内
外渗后2-4小时内
外渗后6-8小时内
外渗后12小时内
20. 输液结束后,下列哪种拔针方法可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快速拔针,不按压
缓慢拔针,边拔边按压
拔针后用力按压
拔针前不关闭调节器
21. 您的姓名: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