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观微——大学生群体食品安全行为事件调查
近两年您是否至少听说过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是(继续)
否(结束答卷)
一、基本信息
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性别
男
女
专业类别
食品/生物/化学类
医药/环境类
经管类
理工其他
文史哲
艺术体育
您每月可支配生活费(元)
<1000
1000–1499
1500–1999
2000–2499
≥2500
您在校常住地
校内宿舍
校外租房
通勤住家
父母或直系亲友是否有食品行业从业(生产/检测/监管/餐饮)
无
生产
检测/科研
监管/执法
餐饮/流通
其他
二、食品消费场景
您一周内外卖频率
≤1次
2–3次
4–5次
6–7次
≥8次
一周在校食堂就餐次数
≤1
2–3次
4–5次
6–7次
≥8次
曾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购买食品吗?
从未
1–2次
3–5次
≥6次
三、事件认知与信息源
请勾选您“清楚记得”的最近一年食品安全事件(多选,最多4项)
“老坛酸菜”土坑腌制
某品牌奶粉检出香精
“网红奶茶”过期原料
“金箔”糖果违规
想不起来具体名称
其他,请注明
您最早得知上述事件的主要渠道
微博热搜
抖音/快手短视频
微信(公众号/群)
小红书/B站
传统电视新闻
报纸/网站
身边同学口头
其他
您主动“二次核实”信息真伪的行为
没有
查看评论区
搜索官方通告
查看学术论文/检测报告
到超市现场看标签
其他
您认为该渠道发布的信息可信度如何?(1=极低 5=极高)*必须回答|量表题|1-5分数
极低
1
2
3
4
5
极高
事件曝光后,您一周内会“转发/评论/点赞”相关内容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事件曝光后,您是否因讨论该事件与亲友产生意见分歧?
没有
1次
2–3次
≥4次
四、心理量表(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
我担心未来还会发生类似食品安全事件。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想到食品安全问题我就感到焦虑或没胃口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我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辨别安全食品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即使我想买安全食品,校园里可选择的也不多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我身边的同学认为“食品安全主要靠企业自律”。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我身边的同学认为“学生个人无能为力”。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只要价格便宜,稍微有风险我也愿意尝试。(R)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我愿意为“有机/绿色/可追溯”多付10%以上价格。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五、风险感知与信任(1=极低,5=极高)
您对“外卖平台商家”整体信任度
极低
1
2
3
4
5
极高
您对“校内食堂”整体信任度
极低
1
2
3
4
5
极高
您对“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整体信任度
极低
1
2
3
4
5
极高
给“校园周边餐饮”食安风险打分
不及格
及格
良好
优秀
六、行为反应
事件曝光1个月内,我减少购买“同类食品”的程度(1=没减少 5=完全不买)
没减少
1
2
3
4
5
完全不买
事件曝光1个月后至今,我购买该品类的频率(1=大幅减少 5=已恢复甚至更多)
大幅减少
1
2
3
4
5
已恢复甚至更多
选购预包装食品时,我“必看”生产日期/保质期(1=从不 5=每次)
从不
1
2
3
4
5
每次
选购时我“必看”品牌/厂家信息(1=从不 5=每次)
从不
1
2
3
4
5
每次
若某品牌邀请第三方机构直播检测并公开报告,我恢复购买的可能性(1=极不可能 5=极可能)
极不可能
1
2
3
4
5
极可能
七、校园治理与干预
对学校食堂日常卫生整体满意度(1=非常不满 5=非常满意)
非常不满意
1
2
3
4
5
非常满意
对学校后勤部门食安宣传频率满意度(1=非常不满 5=非常满意)
非常不满意
1
2
3
4
5
非常满意
您希望学校采用哪种食安科普形式?(多选)
线下讲座
短视频推送
食堂电视轮播
互动小游戏
知识竞赛
其他
若学校开设“食品安全选修课”,您愿意参加吗?
非常不愿意
不太愿意
一般
比较愿意
非常愿意
八、测试与补充
您是否看过最近一年的“3·15晚会”?
没看
只看片段
完整观看
本题请选择“一般”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请用一句话描述“能让你重新相信某品牌/品类”的最关键因素(非必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