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碎片化”时间利用情况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 性别:
A. 男
B. 女
2. 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
3. 专业类别:
A. 文科类
B. 理科类
C. 工科类
D. 经管类
E. 艺术类
F. 其他
4.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
A. 是
B. 否
二、课堂间隙(上下课衔接、课间10-15分钟等)时间利用情况
1. 您课堂间隙的平均时长约为:
A. 5分钟以内
B. 5-10分钟
C. 10-15分钟
D. 15分钟以上
2. 您课堂间隙主要的行为(可多选):
A. 预习/复习课程内容、整理笔记
B. 刷短视频(抖音、快手等)
C. 浏览社交软件(微信、QQ、微博等)
D. 休息放松(闭目养神、拉伸等)
E. 与同学交流(聊天、讨论问题)
F. 处理事务(回复消息、安排行程)
G. 进食/饮水
H. 其他
3. 您选择上述行为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时间较短,适合轻松活动
B. 缓解课堂疲劳
C. 无明确规划,随手操作
D. 利用碎片时间补充知识
E. 维持社交联系
F. 处理未完成的事务
4. 您对自己课堂间隙时间利用的满意度:
A. 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非常不满意
三、通勤途中(往返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时间利用情况
1. 您日常校园通勤的平均单程时长:
A. 5分钟以内
B. 5-10分钟
C. 10-20分钟
D. 20分钟以上
2. 您通勤途中主要的行为(可多选):
A. 听音频(公开课、播客、英语听力等)
B. 刷短视频/追剧
C. 浏览资讯(新闻、公众号文章等)
D. 思考当天学习/事务安排
E. 与同行者聊天
F. 专注赶路,无其他行为
G. 看电子书/刷题
H. 其他
3. 您选择上述行为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通勤时间充足,可有效利用
B. 单调赶路无聊,用于娱乐放松
C. 提升自我,补充知识/技能
D. 方便操作,不影响通勤安全
E. 习惯性行为,无特定原因
4. 您是否会主动规划通勤途中的碎片化时间:
A. 每次都会
B. 经常会
C. 偶尔会
D. 很少会
E. 从不
四、睡前时段(上床后至入睡前进)时间利用情况
1. 您睡前时段的平均时长:
A. 30分钟以内
B. 30分钟-1小时
C. 1-2小时
D. 2小时以上
2. 您睡前主要的行为(可多选):
A. 刷短视频/追剧/玩游戏
B. 浏览社交软件/聊天
C. 阅读纸质书/电子书
D. 学习/复习/处理作业
E. 听助眠音频/冥想
F. 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生活物品
G. 其他
3. 您选择上述行为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白天学习/工作疲惫,用于放松
B. 利用睡前时间弥补未完成的学习任务
C. 习惯性熬夜,无明确目的
D. 缓解压力,帮助入睡
E. 担心错过社交信息/热点内容
4. 您认为睡前时段的行为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A. 积极影响(帮助入睡、提升睡眠质量)
B. 无明显影响
C. 消极影响(导致入睡困难、睡眠变浅)
五、整体认知与态度
1. 您是否明确“碎片化时间”的概念:
A. 非常明确
B. 比较明确
C. 不太明确
D. 完全不明确
2. 您对碎片化时间的整体态度:
A. 非常重要,应充分利用
B. 有一定价值,可适当利用
C. 无关紧要,无需刻意规划
D. 浪费时间,不如专注做一件事
3. 您是否有主动规划碎片化时间的习惯:
A. 每次都会
B. 经常会
C. 偶尔会
D. 很少会
E. 从不
4. 您认为影响碎片化时间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可多选):
A. 时间过短,难以开展有效活动
B. 缺乏明确的规划意识
C. 外界干扰多(如噪音、消息通知)
D. 个人意志力不足,易沉迷娱乐
E. 没有合适的利用场景/工具
F. 其他
5. 您希望通过哪些方式提升碎片化时间利用效率(可多选):
A. 学习时间管理方法
B. 参与相关主题讲座/分享会
C. 使用时间管理类APP
D. 与同学结伴打卡,相互监督
E. 学校提供更多碎片化学习资源
F. 其他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