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新工科大学生创新力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机制调研问卷

尊敬的同学:您好!我们是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的调研团队,正在开展“挑战杯”调研项目,旨在探究新工科大学生参与智能制造类大赛的意愿(创新力体现)与对智能岗位的认知(新质生产力关联维度)的协同发展情况。您的真实回答对本研究至关重要,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您的性别是
2. 您所在的年级是
3. 是否听说过“新质生产力”并知道它与智造的关系
4. 您是否有过课程实习或企业实践经历
第二部分:智能制造类大赛参与意愿(创新力相关)
5. 请结合您的实际想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价(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一般,4=符合,5=非常符合)
  • 非常不符合
  • 不符合
  • 一般
  • 符合
  • 非常符合
是否对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充满好奇心,并会主动探索
是否有信心在智造类竞赛/项目中贡献创意
当原有方案遇到障碍时,我是否能灵活调整策略,寻找替代方案
是否认为自己具备跨专业组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愿意为了方案自学一门新软件或编程语言
自己是否经常能产生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新颖独特的想法(思维原创性)
是否认为参与智能制造类大赛能提升我的专业技能
是否愿意主动花时间收集智能制造类大赛的报名、备赛信息
是否了解智能制造类大赛(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智能制造挑战赛等)的基本信息
是否准备在一年内参加≥1次校级智造类创新比赛
学校或专业老师是否会主动宣传智能制造类大赛的相关信息
学校提供的备赛资源(如场地、设备、资金)是否会影响参与大赛的意愿
6. 您参与过以下哪些创新实践活动
7. 您认为参与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对您创新能力的提升帮助大吗
8. 您了解以下哪几类专业软件或工具
第三部分:智能岗位认知(新质生产力相关)
9. 请结合您的实际认知,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价(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一般,4=符合,5=非常符合)
  • 非常不符合
  • 不符合
  • 一般
  • 符合
  • 非常符合
是否知道智能岗位与传统制造岗位在技能要求上的核心区别
是否赞同智能岗位是未来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主流
是否了解智能岗位的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前景
是否将智能岗位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了解装备制造领域常见的智能岗位类型及职责要求
是否清楚智能岗位对专业知识(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要求
是否认为智能岗位的发展能推动装备制造行业向“智造”转型
是否认为参与智能制造类大赛能帮助我更好地适配未来智能岗位
10. 您认为智能岗位最核心的3项技能要求是
11. 您认为智能岗位最核心的3项技能要求是:其他(请注明:___)___
12. 您获取智能岗位信息的主要渠道是
13. 您获取智能岗位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其他(请注明:___)
第四部分:创新力与新质生产力协同认知
14. 您认为当前阻碍“大赛参与意愿”与“智能岗位适配”协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15. 您认为当前阻碍“大赛参与意愿”与“智能岗位适配”协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其他(请注明:___)
16. 以下题目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1=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不确定, 4=同意, 5=完全同意
  •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确定
  • 同意
  • 完全同意
我能够方便地从专业老师那里获得关于创新实践的有效指导和帮助
企业对智能岗位的需求反馈,应该作为大赛内容设计的参考依据
您对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紧密程度满意吗
17. 您认为在提升您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智能制造的要求方面,学校、企业或您个人还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