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爱牛科教)(下)

姓名:
班级:
2.5《蚕中钻出了蚕蛾》
一、选择题
1.蚕在()的时候,就要做茧了。
2.蚕的成虫阶段是指()。
3.蚕茧的茧壳对蚕起到的作用是()
4.雌蚕蛾尾部的香水囊一张一合的吸引雄蚕蛾,雄蚕蛾来到雌蚕蛾的身边,接下来它们将进行()。
5.以下关于蚕蛾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判断题
6.蚕蛾交配后不久就会死去。()
7.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化蛹休眠,保护蚕蛹。()
8.蚕蛾从茧中钻出后十分饥饿,所以我们要准备好充足的桑叶。()
9.雄蚕蛾比雌蚕蛾体型稍小,翅膀振动稍快。()
10.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比蚕蛾身体两侧的黑点多。()
2.6《蚕的一生》
一、选择题
1.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大约为()。
2.饲养蚕的正确做法是()。
3.蚕是靠()来感知食物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宝宝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蚕茧,在蚕茧中生长阶段是()。
5.蚕丝制成的布叫()。
二、判断题
6.蚕的一生一共要蜕皮5次。()
7.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动物就是昆虫。()
8.所有的动物一生中都要经历变态。()
9.蜘蛛的形态结构与蚕蛾是相似的。()
10.蚕吐丝结茧,将自己“关”在茧内,创造一个蜕变的安全环境,最终把茧咬破,从而“破茧成蝶”。()
2.7《动物的繁殖》
一、选择题
1.下面动物中,()的生殖方式与金鱼的生殖方式不同。
2.()不是卵生动物。
3.分类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4.蜻蜓在水面上尾尖经常会紧贴着水面,一点一点地点水这是()。
5.动物不会因为个体死亡而物种灭亡,因为它们会()。
二、判断题
6.“童鱼”是生物学家童第周通过实验创造出来的。()
7.像蝙蝠、麻雀、天鹅等这些动物一样,长有翅膀的动物叫鸟类。()
8.许多动物都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9.动物园里的孔雀开屏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鸟类繁殖行为中的求偶。()
10.所有动物的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
2.8《动物的一生》
一、选择题
1.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描述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2.下列行为中,()不是动物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的行为变化。
3.“大部分会飞,身体长有羽毛和翅膀”是()动物的显著特征。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哪些动物一生都要经历蛹的阶段?( )
①蝴蝶,②小鸡,③蜜蜂,④蚊子,⑤苍蝇,⑥金鱼
二、判断题
6.人和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繁殖、死亡三个阶段。()
7.蜻蜓的发育过程中,有不食不动的蛹期。()
8.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长短也不相同。()
9.无论寿命长短,动物都会死亡。()
10.人的寿命长短与健康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第3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
3.1《仰望星空》
一、选择题
1.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它们的大小()。
2.太阳和月球中,与地球距离较远的是()。
3.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是差不多大的,这是因为()。
4.太阳和月球共有的特点是()。
5.实际上,太阳、和月球它们的大小()。
二、判断题
6.太阳和月球大小相同,所以看起来一样大。()
7.正如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实际大小和太阳的实际大小差不多。()
8.月球和太阳一样,可以自己发光。()
9.我们看起来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实际上月球比较大。()
10.牛牛和小爱在白天抬头看到太阳,在夜晚看到月球,它们都属于球体。()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一、选择题
1.某天上午9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1小时前测得的大树影子长度会()。
2.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
3.牛牛发现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院子里桑树的影子会()。
4.某天下午2时,小红测得一棵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2米,如果1小时后再测,树的影子长度会()。
5.上午8点,小明测得一物体的影子长度是1米,到了10点,小明再去测这一物体的影子,结果()。
二、判断题
6.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一直保持不变。()
7.我国古代利用日影计量时间的仪器是日晷。()
8.太阳、物体和影子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9.制作日晷模型时,晷针和晷面要平行。()
10.正午,太阳在我们头顶上,影子投向北方。()
3.3《影子的秘密》
一、选择题
1.日晷是古代测量()的工具。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如图,小明从三个不同角度照射木块,所产生的影子(C)。
4.当光源不变,艺人把人物剪影慢慢靠近白色幕布,则影子会()。
5.我们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了()的变化来进行创作的。
二、判断题
6.一个正方体,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射,得到的影子都是正方形。()
7.光源离遮光物越近,物体的影子就会越大。()
8.我们在课堂上寻找影子变化的方法时,可以同时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和木圆柱摆放方式这两个因素,以此来研究是哪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是两个,即光源和遮挡物。()
10.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呈现影子的屏。()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一、选择题
1.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2.从农历初一到十五,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3.农历初二的月相,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4.如图中的月相,一般出现在每月的(C)。
5.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二、判断题
6.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再变缺。()
7.我们看到的月光和太阳没有关系。()
8.月球绕地球一圈是一年,自转一圈是一天。()
9.一个月中,只要是晴天,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10.月相的形成与地球、月球、太阳都有关。()
3.5《月球-地球的卫星》
一、选择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2.以下哪个星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3.下列属于月球特点的是()。
4.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5.关于月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二、判断题
6.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进一步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7.太阳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8.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形我们把它叫做环形山。()
9.太阳和月球都会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0.月球表面黑暗的部分是“月海”,说明月球上分布着许多海洋。()
3.6《地球的形状》
一、选择题
1.古时候人们在海边观望远处驶来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后看到( ),这也是地球是球体的有力证据。()
2.哪位航海家绕地球一周回到出发点,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3.航海家麦哲伦带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
4.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体”的是()。
5.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信息是()。
二、判断题
6.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船队回到了出发地,这表明大地不是方形的,也是圆盘子状。()
7.在海边观察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8.陆地比海洋的面积要大。()
9.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0.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3.7《地球——水的星球》
一、选择题
1.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是()。
2.地球上水的状态有()。
3.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大致是()。
4.地球上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二、判断题
5.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
6.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被水所覆盖。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也是美的使者。()
7.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8.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9.我们发现地球上陆地比海洋面积大得多。()
3.8《太阳、月球和地球》
一、选择题
1.我们看到的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大,这是因为()。
2.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的正确步骤是(B)。
①确定主题颜色,②收集资料,③展示交流,④制作海报
3.收集和选用资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5.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二、判断题
6.选用资料时,可以选择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
7.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
8.在制作星球主题海报时,需要收集和选用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9.太阳和月球上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人类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10.太阳的诞生早于地球和月球。()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