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AI技术应用的伦理与法律边界认识情况调研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AI技术应用中伦理与法律边界的认识情况,特开展此次问卷调研。此次问卷为匿名制,接受问卷者的信息会得到保护,仅用作此次调研数据分析,不作他用。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作答,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认真答题。
1. 您的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五年制等学制的高年级学生同选此项)
F. 研究生或博士生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3. 您的专业背景最接近是?(本题为多选题,双学位同学可多选)
A. 理工科类(计算机、电子、机械等)
B. 人文社科类(法学、社会学、汉语言等)
C. 经管类(经济、金融、管理等)
D. 艺术与设计类
E. 其他,请说明:
4. 您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使用或接触AI工具(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的频率是?
A. 几乎每天使用
B. 每周数次
C. 每月数次
D. 很少接触
E. 从未使用过
4.1. 当您使用AI工具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时,您会明确标注内容为AI生成吗?
A. 一定会,认为这是诚信的体现
B. 不确定,看任务要求决定
C. 很少标注,觉得无关紧要
D. 从不标注,希望伪装成自己的成果
4.2 您是否会主动核实AI生成信息的真实性?
A. 总是
B 经常
C 偶尔
D 从不
4.3 您是出于什么原因不使用AI工具呢?
A. 不信任,觉得当前的AI不够智能
B. 不喜欢,觉得AI产出的东西始终不是人类的成果
C. 不了解,对当前AI技术潮不关注
D. 其他,请说明:
5.您认为自己对AI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了解程度如何?
A.非常了解,能清晰区分和阐述不同场景下的主要争议点
B.比较了解,知道一些核心和热门争议点
C.一般了解,听说过但不够深入
D.不太了解,仅仅有一些模糊印象
E.完全不了解
5.1 您认为当前AI技术应用在以下哪些领域引发的伦理问题最为突出?(可多选)
A. 隐私与数据安全(如数据收集过度或滥用)
B. 算法偏见与歧视(如招聘、信贷中对特定群体的不公平对待)
C. 学术诚信与知识产权(如AI生成内容的归属)
D. 就业冲击与社会公平(如岗位替代)
E. 虚假信息与舆论操纵(如深度伪造、AI谣言以误导公众)
F. 人身安全与责任界定(如自动驾驶事故)
G. 其他,请说明:
5.2 您是否有兴趣和意愿在未来增加对AI技术论题问题领域的关注?
A. 是
B. 否
6.您认为自己对我国现行的AI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程度如何?
A. 非常了解,能说出具体法规名称及核心内容
B. 了解一些,知道有相关监管政策但细节不清
C. 不太了解,仅知道有监管但无具体认知
D. 完全不了解
7.在学生作业及论文方面,您认为以下哪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A. 完全由AI生成并直接提交
B. 利用AI搜集资料和启发思路,但核心内容自己完成
C. 利用AI进行文字润色和结构优化
D. 任何形式的借助AI都属于学术不端,完全不能接受
8. 您认为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应该归属于谁?
A. AI工具的开发者/公司
B. 下达指令的用户
C. 用户和开发者共同拥有
C. AI本身(需特殊立法界定)
D. 公共领域,无专属著作权
E. 不清楚,这个问题很模糊
9. 您在使用AI工具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侵犯自身权益的情况?
A. 经常遇到(如隐私被过度收集、被AI生成内容误导)
B. 偶尔遇到
C. 从未遇到,但担心可能发生
D. 从未遇到,也不担心
10. 您认为以下哪些主体应对AI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风险承担主要责任?(多选题)
A. 政府监管部门
B. AI技术研发企业
C. 高校与科研机构
D. AI工具的使用者
E. 技术标准制定组织
11.您认为在AI时代,大学生最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加强伦理与法律素养?(可多选)
A. 学校开设专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B. 参加专题讲座、工作坊或研讨会
C. 通过媒体(公众号、纪录片等)自主学习
D.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相关伦理讨论
E. 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或案例研究
F. 其他,请说明:
12.面对AI技术带来的伦理与法律挑战,您个人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13.对于规范AI技术应用、明确其伦理与法律边界,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或看法吗?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